【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萧放:更好地展示首都国际形象,融入人类共同体建设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萧放
  作者:阳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1-15 | 点击数:3151
 

   礼仪文化体现了北京人的深层文化性格

  记者:您认为北京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

  萧教授:北京文化会让我联想到长城、故宫、胡同、四合院、北京小吃。这些有形的文化标志,是不同时代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们体现了建筑文化、居住文化内涵和群体文化心理。北京小吃汇集了伊斯兰、满族、蒙古族、汉族的小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吃什么不吃什么,其实就有很强的文化选择意味。

  中国是礼仪之邦,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礼仪文化特别丰富,分为南礼、北礼,讲究特别多。南城从外地来京的人多,会馆也比较多,和北方的礼仪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日常起居、人际交往、饮食文化都是民俗文化。礼仪文化和民俗文化体现了北京人的深层文化性格——包容、宽和,是北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有着开放的气度。重视文化的交流互鉴,对外来文化有大量吸收,异域文化、国际文化得以在这里落地生根,让北京文化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更好挖掘节庆庙会文化内涵

  记者:您长期从事民俗和节日文化研究,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北京节日文化的特点。

  萧教授:北京以汉族传统节日为主,兼容了一些北方少数民族节日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庙会。但是现在大家对庙会的整体感觉是没有特点、趣味性不够。随着商场等消费场所的增多,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庙会的商品流通属性被大大削弱。庙会消费应该体现出跟日常消费的差异性。庙会同质化现象严重,挖掘文化内涵少,追求经济效益多。如果能深度挖掘庙会的文化内涵,用文化的方式追求经济效益,效果可能会更好。

  庙会是北京的品牌,是可以挖掘的很好的文化资源。北京要做好文化建设和文化引领,庙会是很好的一个切入点。它是首都的一个文化标志,需要好好策划,把它当做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予以充分的重视。满足市民的物质、社会与精神需求,春节假期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节日生活,是城市管理者的职责。我建议设立一个节日节庆办,从政府层面来协调,每年召集有关专家开会,出点子,出创意。最大的政治是民心,要以人民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中心。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首善之区的精气神就有了,社会也就和谐、美好了。

  展示首都国际形象,融入人类共同体建设

  记者:从您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强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萧教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命运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命运与共,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这一倡议被联合国写入有关决议,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融通了中国梦与世界梦。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寻求人类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时代,实现从文明交流、对话式文明到共塑式文明的飞跃。开放对话将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打开大门。北京是首都,在文化资源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应利用好这些资源,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和贡献。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国际电影节、各种国际性的展会、传统节庆庙会等平台,邀请、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来到北京参与分享,既展示了首都国际文化形象,也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

  除了集中展示北京古老的经典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重点可以策划推出北京庙会文化,可以参考美国华盛顿史密森文化节的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确实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在广场展示,每年一个主题。史密森文化节主办方曾专门邀请过中国在华盛顿广场进行非遗展示,有一年的主题是中国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共享的红河流域文化。该文化节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国家民族众多,每年也可以策划不同的主题,邀请某个民族有特色的表演团队甚至国外比如非洲、美洲的表演团队,展示异域文化和人文风情,吸引力就会大大提高。也可以搞世界各地的美食节,比如意大利、马来西亚、印度、法国。当然国内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节可优先举办。

  礼仪和礼教有区别,国尚礼则国昌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的礼仪制度,礼仪和礼教有什么区别?

  萧教授: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传统,但是区别开礼仪和礼教是十分必要的。

  从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几乎都要制定礼仪制度,有的朝代形成了礼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唐开元礼》《明集礼》《清通礼》等。除了官修礼典之外,还出现了一些私人编撰的家礼和乡礼,比如司马光的《书仪》、朱熹的《家礼》

  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梁启超曾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中国礼仪以周为最,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古典礼仪可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礼”,用在国家政治与军国大事上,比如敬天礼地;日常生活类礼仪主要包括生、冠、婚、丧、祭五种。宋代时,礼仪与伦理道德说教融合,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方式。直到近现代,礼仪出现重大变革。

  钱穆在《湖上闲思录》里写道,“礼之重要性,则在导达人之情感”。礼以人情为基础,又反过来对人情加以节制,是让人情以恰当、适宜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并不像礼教束缚、压抑人性。辜鸿铭认为礼是一种生活的艺术(art),西方人将礼翻译成rite让他大为光火。礼仪既关乎个人修养,也关乎家国建设。

  19世纪20年代,周作人和江绍原在《语丝》上开展了关于礼的一系列讨论,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当作为宇宙观、道德观总体呈现的“礼”沦落为一种没有生命力的刻板礼教时,如何重建维系人心的道德和恢复生活的艺术?礼教是糟粕,礼仪是精华。古礼若不用现代的科学智识、道德标准和艺术审美,好好地提炼、改造,绝不能合我们今人的用。

  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礼而充实自信,我们的国家因为有礼而享誉世界。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社会的日趋富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继承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颜元曾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开展礼仪教育,让言行符合社会心理预期

  记者:您认为目前北京的礼仪教育现状如何,我国应如何加强学校礼仪教育?

  萧教授:教育部曾出台《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至高中阶段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各阶段具体目标。在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餐桌、接电话和集会入场等交往礼仪;到了初中阶段,要学会着装大方得体,掌握使用电话、邮件等沟通礼仪,了解涉外和公共场合发言的礼仪;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各种场合介绍和自我介绍、演讲和辩论的礼仪等,还要掌握基本涉外礼仪。

  礼义是礼仪的道德文化内涵,礼仪是内在文化、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中小学是青少年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他们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会如何跟人打交道,在各种场合举止得体,如何做人、待人接物、立身处世,将受益终身。如果没有接受过礼仪教育方面的训练,当你与他人交谈或者合作的时候,他人的反应无法预期,这会让人缺乏信心。大家都文明守礼,言行举止都能符合社会的心理预期,就是和谐有序的社会。礼仪教育是社会有序的重要保障。

  北京市一些学校开设了校本礼仪课程。重建礼仪文化、开展礼仪文化教育从中小学生抓起,十分有必要。现在很多中学恢复了集体成人礼的仪式,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虽然跟古代的以家庭为单位不一样,但集体成人礼的举行可以让中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人,对家庭、社会、祖国都有了自己的责任。

  礼仪教育,需要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方面来入手。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应该接受礼仪方面的训练。再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各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礼义精神,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生命个体和保持人格尊严。内在有礼义的修为,外在才有得体的表现。除了重视各科成绩、分数和知识文化的学习,还要强调道德的完善,警惕以自我为中心、修养不足的现象出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们需要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文明人。正是沉淀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赋予传统礼仪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19-11-04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郑岩谈美术考古与美术史书写
下一条: ·反思问题标语:我们为何忘了“有话好好说”
   相关链接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王嘉炜 宋昕曌]莆田涵江地区婚俗礼仪及其性文化隐含的调查
·[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马滟宁]弥漫的神性:传统年画中的民间信仰·[张隽波]百年革命节日的仪式礼仪变化初探
·[萧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中国文明·[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金茹雪]开笔礼的当代实践与意义·[王优]浅探汉族传统婚姻仪礼的历史流变
·[石子萱]试析兰州市区正月十五“跨火堆” 仪式·[林继富 闫静]从礼俗现象到生命过程的探寻 ——基于中国人生礼仪研究70年(1949~2019)的讨论
·[萧放 贾琛]传统人生礼仪:“过去”如何被“日常化”?·[汤勤福 葛金芳]中华传统礼制内在价值及其现代转换
·[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萧放 何斯琴]礼俗互动中的人生礼仪传统研究
·[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邵凤丽:《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
·[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白琼]“礼仪美术”与“心灵图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