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9年会专区

[王丽清]白族两老友型故事研究
  作者:王丽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20 | 点击数:1759
 

 

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
 
白族两老友型故事研究
王丽清
西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
摘 要:在云南大理白族中流传着许多两老友型故事,其既有丰富的记录文本,在当代白族民众中也在活态传承。按情节的繁简,可将白族两老友故事划分为单纯型与与复合型两种类型,而每一类型下又根据故事情节元素可再划分出不同的亚型与小类。白族两老友故事受到印度及汉族同类故事的影响,但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地方性。
关键词:白族;两老友型故事;类型;渊源;民族性与地方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均霞]神话叙事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指向的手工艺品及其制作:文献梳理与研究构想
下一条: ·[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
   相关链接
·[祝秀丽]“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的古代流变·[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
·[董秀团 杨识余]白族的日月神话与日月崇拜·[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屈啸宇]保界庙传说的分布、生成与类型学意义
·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康丽]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
·[李容芳]傩仪的逻辑: 社会规则与村落日常秩序建构·[王杰文]民俗研究的哲学根基
·[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张举文]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
·[八木透 晁汐]民俗学中婚姻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丁乃通]现当代中国民间故事的搜集与类型特征
·[杨玉莹]满族蛤蟆儿子型故事研究·[杨李贝贝]唐宋时期汉文化对白族文化的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