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9年会专区

[柯雨昕]旅游背景下村庄文化变迁
——基于金华市浦江县新光村的调研
  作者:柯雨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9 | 点击数:3126
 

 

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
 
旅游背景下村庄文化变迁
——基于金华市浦江县新光村的调研
柯雨昕
浙江师范大学
摘 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有三百多年传统文化积淀的新光村也受到影响悄然改变。厅堂、村委会、宗祠三处地点在空间层面上发生重要变迁,作为新出现的“廿玖间里”创客基地又对村庄的空间形态产生影响,这种空间上的变迁体现了村庄经济业态的调整和村庄权力结构的变动,从而反映出村庄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文化;空间结构;权力结构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下一条: ·[李翠含 吕韶钧]体化实践:民俗体育的身体经验
   相关链接
·[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徐赣丽 龚卿民]乡村智慧的旅游利用与乡村振兴
·[王倩倩]边疆生态景观与乡村旅游·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杨煜坤]困境与超越:“轻文明”图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境况思考
·[任积泉]新时代背景下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范长风]医患之间的共情与病痛叙事·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
·[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周星]乡村旅游与民俗主义
·南京:让传统文化“携手”现代科技·“为多彩 添华彩”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满族民俗文化》丛书亮相 输出阿拉伯语版权·杭州拱墅首届大运河戏曲节:让老传统成为新潮流
·传承传统文化,大学大有可为·[莫幼政 何厚棚]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人保护研究
·[郑土有]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 暨“一带一路”与河北传统文化研讨会隆重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