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9年会专区

[陈娟娟]节日与时间观研究70年
  作者:陈娟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9 | 点击数:8639
 

 

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
 
节日与时间观研究70年
陈娟娟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摘 要:节日作为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节点,时间性是其基本属性,节日渗透和反映着节日实践主体——民众的时间观念,而时间观是民众对时间的感知和体验的表达,反映了民众对宇宙、对生命的理解方式。因此,对节日与民众时间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节日与时间观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传统节日与传统时间观、费传统节日与现代时间观、两种时间观在节日中的“二元对立”和“互动调适”以及节日中的时间本体的研究这四个方面。回顾1949年至今的学术史,不难发现中国关于节日与时间观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1949年到1980年之间,主要表现为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节日与时间观的研究处于孕育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后,随着民俗学“朝向当下”的学术转向的出现,学者们开始关注节日实践主体即民众,节日的时间观正是从民众的出发研究节日的一种视角,这种研究在21世纪逐渐得到深入,成果丰硕。
关键词:传统节日;非传统节日;传统时间观;现代时间观;“二元对立”与“互动调适”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金梅]“降生童”身份探析
下一条: ·[陈连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主义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