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砥砺前行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会会议记录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1 | 点击数:10845
 

   立冬已过,南国的桂林依然春意盎然,桂花飘香。2018年11月9—11日,200多位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学学者齐聚美丽的漓江畔,成功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与广西师范大学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共同承办。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学者们切磋观点,交流思想,砥砺学问,推动着中国民族文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本次研讨会交流情况简要汇总如下。

  一、开幕式:多维度的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在开幕式上致辞。

  朝戈金会长就少数民族文学的学科意义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朝戈金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合法性和特殊性,与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相关联。应当从文化多样性角度来反观各个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地位、文化功能和美学特质,从而发现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意义;少数民族文学领域富含诸多学术的生长点,是产生学术理论、思想的温床与富矿;与作家文学的产生方式、传播过程、受众接受等不同,口头艺术往往是生活的内容之一,它可能就镶嵌在仪式中。总的来说,生活中的文学是操演的,表现的,互文的。朝会长指出,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理解,要有一个更通透的看法。少数民族文学与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图像叙事、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新的理解方式。完整的诗学体系应该是口头与书面、作家与民间、古代与今天、东方与西方等多维度的整一。民间文学的类型化趋势让大数据数字化趋势更有用武之地。最后,朝戈金会长鼓励各位会员努力提升理论水平,不断生产出新的思想,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吴大顺介绍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和中文学科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情况。

  二、第一分会场: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

  杨彬(中南民族大学)认为十七年少数民族小说采取少数民族地理空间设置、少数民族自然风光描写、少数民族风情风俗展示等叙事策略,积极融入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叙事中。陈金文(广西民族大学)指出千家峒来自艺术虚构,千家峒运动是瑶族民众的一支悲歌,是一笔重要的文化资源。陈孟云(云南财经大学)认为傣族市井文学的繁荣与悲剧的诞生有着紧密的关联。傣族的宗教文学衰退后走向市井文学,继而出现了文学的繁荣景象,更加关注了小人物生活场景和命运。陈思远(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将白玛娜珍笔下的女性分为三类,为爱而生的年轻女性形象,脱离世俗的理想主义女性形象,以及传统思维束缚的中年妇女形象,体现出作者对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陈祖君(贵州财经大学)提出贵州少数民族新诗指生长、生活于贵州的少数民族作者百年来个人写作,并多用现代汉语语言文字发表的诗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生命活体。崔荣(内蒙古民族大学)认为新时代内蒙古草原文学创作既要保留民族性,同时更要超越民族性。丁琪(天津社会科学院)认为新时期蒙古族生态小说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文学隐喻。

  董秀团(云南大学)、王丽清(云南大学博士生)运用“场域”理论来分析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问题,指出时代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变迁使该史诗的传承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高广慧(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基于西藏农民生活状态的原生态小说《紫青稞》的文本解读,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阐释藏族女性的成长经历。刘建波(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以《边疆文艺》(1956-1966年)为中心,梳理了云南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历史,得出该时期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建构了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的结论。裴虹(延边大学)就朝鲜族文学百年历程中所呈现出的国家认同问题进行具体阐释,并重点论述移民朝鲜人到中国朝鲜人这一身份变化过程中国家认同演变过程。裴莹莹(西藏民族大学)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和《秦腔》中的疯子为例,从人物的疯傻形象对比、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以及疯傻形象的象征意味等方面,展示了形象背后的民族文化深意。

  彭冬宁(上海社科院研究生)试图把壮族文化置于“圣”“俗”文化中考据,挖掘布洛陀文化的内涵,找寻宗教思想根源。覃德清(广西师范大学)认为以歌代言的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主体以丰沛的情感表达对宇宙、天地、山川以及圣灵的崇敬之情。宋海江(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重点分析了《复活的度母》中母女共生关系、母亲与儿子的畸形关系以及“母-女-子”的三角结构。隋军(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认为《长河》小说创作中的儿童化语言使用对当地回民死亡观及其形成的展示具有一定的价值。孙宏哲(内蒙古民族大学)认为金代皇族涉佛诗文创作是金代最高统治者加强文化思想统治,促进民族融合等政治策略的组成部分。孙艳红(吉林师范大学)从承龄词中清雅的意象组接、语法修辞的感性化、章法结构的回环往复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清雅幽邃的词境。周翔(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对盘瓠神话的类型化进行了专题研究,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盘瓠神话叙事故事情节与社会功能之异同。太琼娥(云南财经大学)认为云南普洱市孟连县神鱼节的传说文本及节日文本中谷神、水、佛祖三者之间的关系交融,历时和共时地凸显了傣族稻作文化的核心。

  唐钱华(西南大学)通过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丰富,对民间仪式中的历史记忆与少数民族文化史书写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唐小琳以生活在广西桂北华江过山瑶族彩礼话及其传承现状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过山瑶族、彩礼话、活态传承机制。张淑云(广西民族大学)从被唤醒的地方书写中的记忆重构,地方性知识的深度阐释,文化中国形象的重塑三个方面来研究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地方书写与文化传承研究。郑雪竹(广西教育学院)以陶丽群〈母亲的岛〉和〈寻暖〉为例》从“岛”的意象、非法理社会、回不去的故乡三个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地方性书写与国家认同。黄秀生(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通过迷人的南国风光,山歌、不落夫家等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富有地方特色与风味的语言来表现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金乾伟(广西科技大学)认为壮族“蛙婆节”中的“青蛙王子”母题与战胜强敌复国称王、祈雨丰收生活富裕、爱情婚姻美满幸福、生儿育女生殖崇拜、孝心所示废除食人等内容密切相关。李骞(云南民族大学)认为吉狄马加诗歌中的想象,具有越道、超越伦理、超越现实的艺术价值。

  粟军(西藏民族大学)认为龙仁青的作品里介绍了许多地理地貌和风俗,注重藏族民间文化,以及生活在青海的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刘永红(贺州学院)从平地瑶的拜堂文、“妆郎”仪式、席上祝福、入洞房和“拦门”仪式、入洞房仪式五个仪式结构分析了文本仪式。龙晓添(广西师范大学)认为《麽经》仪式的空间表述有生活空间和永恒空间的对立,生死空间的过渡,禳除的空间象征。倪清扬(云南大学研究生)从仪式文本书写实践和经验反思视角对景颇族尝新米仪式进行了民族志记录。汪立珍(中央民族大学)对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之恶神耶鲁里进行了深入的探析。王红(广西大学)通过程式结构并结合例子来叙述了侗族古歌的特色,并延伸到四维的生态和合之美和侗族古歌的文艺思想研究。王金双(内蒙古民族大学)以《鄂尔多斯风暴》为例,讨论了在当下少数民族文学面临的危机和生机。

  王铭璇(西北民族大学)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史著为例,认为元代文学自1904《中国文学史》年发轫以来,到20世纪前后得到发展,抗战前后对以往文学史著进行沿袭整理。魏永贵(内蒙古大学)通过分析阿古拉泰诗歌的意象“贵真”,意象“莹透”,认为意象“自然”来表现阿拉古泰诗歌的意象建构和审美风格。高娟娟(西藏民族大学)分析了扎西才让《杨庄:双江河畔的臧村》中关于故乡的记忆,认为此文表述出在双江上的一种生命之和,利用了文学、地理和文化的属性。弓敏(西北民族大学)提出了文化的完善和观念的完善,认为民族性危机是由于文学作者的立场出现了动摇。郭丽君(重庆文理学院)透过对阿诗玛的解析,认为中国封建家庭是建立在对妇女的剥削上的的一种政治文化。朝春萍(长安大学)认为生命的共同体建构应发挥女性视角以及女性话语权的作用,书中描述的书写方式的独立性是一种意识文化的共同体。宏莹(大理大学研究生)根据白族地区萂村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认为囊括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与古老精神传统联系且具社会发展中时代特性的传说故事具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现实传承价值。候彪(西北民族大学)认为清代蒙古族诗人燮清的作品通过历史书写与国家认同、身份与表达等方面创造诗歌展示其精神风貌。

  黄桂秋(广西师范学院)阐述了壮族口传巫辞文学的传承与叙事模式,认为巫师的存在功能可以使当地人心中寻找到一种慰藉。黄玲(百色学院)以中越边疆京族村落为考察对象,通过其族群传述的镇海大王神话和迁徙史歌等族群叙事,梳理分析京族语言文化遗产在口头传述、仪式展演与自我书写等多重文本。黄南津(广西大学)认为《指南解音》文本既是广西龙州金龙壮族聚居地区域文化的直接反应,也是壮族族群的国家认同理念及地方性书写的基础。叶立群(辽宁社会科学院)以《一层楼》中七巧图、九连环的隐喻及其特征,强调的传统价值和民族精神,文化的反思性、辩证性、启蒙性。于凤艳(宁夏大学)用身体美学的观点来分析诗性的特征,强调的是身体仪式的特征。于秀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通过分析席慕蓉作品中对于原乡的向往和想象,认为席慕蓉是强烈渴望获得族群身份的认同,也借助她的女性视角并全然呈现了她的女性感受的同时也呈现了自然界的美与生命。张子程(内蒙古师范大学)作者解析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小说《父亲鱼游而去》来表达一种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贯穿了强烈的生态焦虑和忧患意识,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关系充满憧憬。

  赵柔柔(中央民族大学)以回族文学尤其是西海固文学为中心文本,探讨关于“西北”的地方性表征方式历时性变迁。孙胜杰(哈尔滨学院)通过分析三位少数民族作家的不同地域不同作品风格,将他们作品中把河流作为原型意象进行河流场域的叙事,认为河流不但是所属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生存底色也是各自族群历史与记忆的映射的观点,更是民族审美意象与精神家园的想象。朱厚刚(广西民族大学)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的革命历史小说陆地著的《瀑布》和秦兆阳的《大地》,揭示了现实主义在当时的历史命运,认为这两部作品的登场,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历史留痕,对于个体的意义更为显著,也有它们的历史价值。王金双(内蒙古民族大学)以《鄂尔多斯》为个案,深刻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化与时代化内涵。韩丽霞(赤峰学院)认为清代北方诗派主要以八旗诗人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形成了雄浑豪放和清旷沉著的风格特色。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2018-11-19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宪昭]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探微——以《民族文学研究》为视角
下一条: ·[刘晓春 刘梦颖]民俗学如何重申“民众的立场”?
   相关链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8年年会在广西桂林开幕·[曹顺庆]三重话语霸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2018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邀请函(1号)·探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维度
·[朝戈金]如何看待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李向伟]流动时代的立体书写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6年年会通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通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中国文学·语言文学研究是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根脉
·全媒体视域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梁庭望]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4年年会通知(1号)·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史(1949-2009)”开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瓶颈与突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