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8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8年两会专区

[吴新锋]民为“自由”歌、学为“自由”作
——1949年后的歌谣搜集、整理与出版
  作者:吴新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3259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民为“自由”歌、学为“自由”作
——1949年后的歌谣搜集、整理与出版
吴新锋
(石河子大学中文系)
摘 要:1949年以后的歌谣搜集、整理与出版已有学者做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本文主要关注1949年以后的歌谣搜集、整理与出版,力图在脉络的爬梳中展开歌谣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所谓歌谣的主体性是歌谣编创者、表演者、搜集记录者、整理者通过歌谣演唱以及歌谣文本的整理所呈现出来的总体性特征,包括:歌谣的主体特征、主体的变化、主体歌谣的诉求,政府、学者与民众参与歌谣主体性建构的情况。本文以“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分界点,将1949年之后的歌谣搜集、整理与出版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歌谣;搜集;整理与出版;主体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吴莲莲]桂林民歌传承机制研究
下一条: ·[吴裕成]津沽防火灾传统习俗中五行观念的影响
   相关链接
·[苏明奎]抗战时期云南的歌谣研究与方言调查·[屈文焜 屈小草]袁复礼:地学家的人文情怀
·[刘建波]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文学调查队对云南彝族神话的搜集整理·[林旻雯]日据时期台湾地区歌谣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李燕]歌谣在《唐探1900》中的叙事功能与文化隐喻研究·[焦文鑫]从口头到书面:胶东民间文化研究者对王懿荣名人故事的搜集整理研究
·[何城禁]文本建构与学理反思:藏彝走廊南部地区多民族“格萨尔”搜集整理的学术史观照·[崔若男]从“national poetry”汉译看歌谣运动的文化民族主义取向
·[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毛巧晖]采风与搜集的交融与变奏:以新中国初期“忠实记录、慎重整理”讨论为中心·[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
·[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
·[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漆凌云]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