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8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8年两会专区

[刘凯绮 刘阳月]论《黑龙江外记》中方言与民俗文化
  作者:刘凯绮 刘阳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1998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论《黑龙江外记》中方言与民俗文化
刘凯绮 刘阳月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黑龙江外记》一书是由清代西清撰写的地方志。黑龙江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民族文化。方言与民俗是各地区文化传播的载体,方言与民俗相互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黑龙江外记》一书记录了清朝中叶黑龙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黑龙江地区宝贵的史料。本文重点考察《黑龙江外记》中的方言与民俗文化关系,通过方言现象反观语言中的民俗文化,同时,从民俗文化现象探寻东北方言对当地民俗的影响。
关键词:《黑龙江外记》;方言;民俗;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旭青]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茶俗及其活动
下一条: ·[刘洋 杨兰]规则的规则:文化治理的价值整合
   相关链接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2期目录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民俗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7期活动预告(2023年1月15日上午8:30)·[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艺术与民俗》:2022年第4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名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