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8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8年两会专区

[何泠静]艺术人类学视域下明尼苏达州苗族艺术形式的变迁
  作者:何泠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17 | 点击数:3376
 

•中国民俗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明尼苏达州苗族艺术形式的变迁
何泠静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一些苗族难民从中南半岛移入美国明尼苏达州后,其艺术从传统的歌曲与刺绣扩展至文学、戏剧、绘画、诗歌与说唱乐等现代性的形式。这些艺术形式的变迁得益于当地苗族艺术家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的艺术活动。文章基于艺术人类学,从代际冲突、性别不平等、难民身份三方面对明尼苏达州苗族艺术形式的变迁进行观照,分析了海外苗族现代艺术的文化内涵,指出海外苗族艺术形式的变迁不仅有助于苗族文化的转型与传承,更有利于海外苗族艺术形成多元共生的格局。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海外苗族;艺术形式;变迁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郭子悦]中国芭蕾舞剧创作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下一条: ·[胡艳红]太湖连家船渔民日常祭祀仪式的传承
   相关链接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张兆林]艺术形式˙民俗物象˙群体生计·[荣新]“戏中有画、画中有戏”:戏出纸扎与戏曲艺术形式的结合与转换
·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方李莉 主编:《写艺术:艺术民族志的研究与书写》
·[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之路·[何泠静]海外苗族原始宗教的展演
·[巫达]舞蹈、象征与族群身份表述·[罗伯特·莱顿]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理论背景
·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现实面向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的作为·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学科简介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
·[方李莉]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