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探索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作者:记者 明海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07 | 点击数:4592
 

   民俗学是一门关于文化遗留物、传统、社会记忆的学问,似乎“过去”理所当然地是民俗的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思考民俗学学术范式的现代转型,并探索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

  深入日常生活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着不断加速的现代化变迁,火热的社会现实倒逼民俗学学者不断反思与更新学术传统。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王杰文表示,民俗学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路径出发,将民俗学研究引向“当下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这是当前中国民俗学界潜在、无意识地达成的新共识。

  “民俗学转向日常生活研究是当代社会给学科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由民俗学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学科特性决定的。”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表示,这要求学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民俗文化现象,更要重视民众当前的生活处境与状态,关注当前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以及节庆与人生仪式等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高丙中说,“生活世界”既为民俗学打造哲学根基,也为民俗学的经验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大的空间。如此定性与定位的民俗学,是由富于省思的哲学维度、调查研究的经验维度、“俗”的文化维度、“民”的社会维度与政治维度所编织起来的。这些都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汇总、整合在一起。

  重建民俗学时间意识

  王杰文介绍,20世纪80年代末,当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基本构建起来的时候,部分民俗学家提出了有关“民俗学与现代化建设”的问题。民俗学与现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成为这些学者共同探索的问题。

  “面对迅速变化的现代生活,通过考察历史和传统对于当下的意义,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历史性,民俗研究将过去与现在结合在一起。”王杰文表示,这也启发我们积极思考,如何把民俗学研究与当代社会进程中的普遍问题联系起来,从民俗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出发,加以回答和解决,从而自觉地参与到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讨论中,进而寻找民俗学学科发展的突破点。

  这样一来,中国民俗学的时间导向就经历了“过去”(遗留物)向“当下”(生活文化)的转变。不过,在高丙中看来这还不够。他认为,借助日常生活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得以重建民俗学的时间意识,使民俗学成为一门以彻底贯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想方法为基础的学科。

  “推动中国民俗学这种基本意识的健全,是基于学科内在积累的演化,更直接的外部推动力则是社会文化实践,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高丙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民间文化认定为国家的公共文化,强调活态传承的保护理念在总体上让它们有了未来,也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把“过去”与“未来”的对立关系理顺了。

  尝试多种研究方法

  “对民俗事象和生活文化进行真切与深入的描述,是民俗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大特点。”王杰文表示,在那些貌似“寻常”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隐含着“非常”;反过来,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非常”事件背后,又往往隐含着日常的逻辑。面对日常生活的双重性与矛盾性,如何系统地予以阐释,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高丙中说,从日常生活、生活文化的框架出发,把“俗”指认为现实生活的文化传承,对于中国民俗学调查研究方法的转变发挥了指导作用。他表示,经过学理整合后,民俗学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工作界定为:调查、呈现共同体日常生活的文化面貌(民俗志),对具体民俗的历史传承、跨地域和跨文化的传播做出分析。

  中国民俗学新一代学人正在尝试、探索多种研究方法。高丙中介绍,当前,一些学者探索将传统民俗志的文本策略与田野作业的资料进行结合,开拓了另一种民俗志经验研究的范例。他们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但不聚焦一个村社,而是把调查范围扩大到专题现象所涉及区域的多个村庄。而年轻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个案研究,则成为展示他们的方法理念和田野作业训练的最佳舞台。此外,他还提到,中国社会正在形成一种混合古今中外文化要素的日常生活,民俗学者应该主动投入到对于这个过程的追踪、调查、研究中。

  王杰文表示,“日常生活”“媒介环境”与“实践理论”三个概念都可以为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提供理论资源。未来,中国民俗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描述与分析新媒介时代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传承与变迁,考察民众应用民俗传统文化资源从事社会交往的实践过程,以及增进社会对民众文化生活的理解。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6日第1508期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赵世瑜:不止“大槐树”,也说说“小历史与大历史”
下一条: ·[劳拉简·史密斯]反思与重构:遗产、博物馆再审视
   相关链接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