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户晓辉]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17 | 点击数:10789
 

摘    要:2016年春节前,一个“上海女孩逃饭”的帖子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次网评历时半月,与其说是假新闻效应,不如说是网络民间文学表演。只有引入实践民俗学的目的论原则,才能从中还原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以及培育网络公民习性所需要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

关键词:实践民俗学;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目的条件;言论市场

作者简介: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引言

  2016年春节前,一个“上海女孩逃饭”的帖子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让许多网民把原贴照片上的饭误认为年夜饭,由此引发网络热评。本文以这次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考察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理性目的条件,由此思考如何培育网络公民习性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几点:

  (1)“网民”,英文为Netizens,一般有两个含义,一是泛指任何一个上网者,无论其意图和目的;二是特指关心网络环境并且愿意参与网络公共领域建设的网络使用者。本文的“网民”概念兼具这两种含义,泛指在网络上参与此次网评的所有人,无论实名还是网名,无论普通网民还是网络大V,无论年龄、地区、职业和性别。

  (2)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实践民俗学的理性目的论,意在发现并还原网民的实践理性动因以及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因而既不使用心理学意义上的量化标准,也不从统计学或经验归纳的角度来使用经验个案,更不对原帖及其网评做详尽记录和精确统计,只对这些网评做质的评估。为了体现网络的民间立场,本文一般不使用先在纸媒发表、后在网络转载的相关评论和跟帖。

  (3)本文把“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视为网络民间文学的表演,不从新闻报道角度讨论原帖真假问题,因为对网络民间文学表演而言,重要的不是内容的真假,而是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

由“第一顿饭”照片引发的悬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因此,在中国,自媒体发帖已成为个人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也为普通人言说、评论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进行民间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就是一个显例。

  2016年2月6日19时28分,发帖人“想说又说不出口”在网络社区篱笆网上发了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楼主正宗上海人,88年,长相一般,在外企做HR。爸爸国企已经退休,妈妈是学校老师,还有两年退休,家庭小康。谈了个朋友,有一年了,是外地的……没有家底,估计近两年没法买房,我有点动摇了,尤其是今年,在男友的再三要求下,让我去他老家过年,我同意了。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这是今天到他家的第一顿晚饭。”可见,原帖发出的照片并非年夜饭,况且2016年2月7日才是除夕。发帖人晒出这顿饭的照片后跟帖称,“(我)下午到的,下了火车,转了一次车,还搭了类似拖拉机一样的车,颠得我晕车了,一看到这个饭菜我真的想吐了。比我想象得要差一百倍,我接受不了。现在肯定没法走,没交通工具了,我和他妹妹睡,明天一早我就走,他说硬要走也不拦我,但是如果走了,就等于分手了,我说是的,然后他就出去了。”此帖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2016年2月10日下午,一名网名叫“风的世界伊不懂”的用户,以疑似上海女子男友的口吻发布一篇声明称,事情导致这个结果是他“太急”“太相信爱情的力量”,并表示其父母目前很好,希望网友不再苛责上海女子。记者随后联系该网友,他回复称“这个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想闹得太大,就此打住吧”。截至2016年2月11日15时,原帖共有214957次浏览,7717条评论。网民“KDS宽带社”将此事发至新浪微博后,该微博截至2016年2月16日15时,转发61373次,评论191069条,赞85534个。之后, 财经网、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东方今报、 重庆商报等诸多媒体微博参与进来。截至2016年2月16日15时,微博话题“#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阅读1.1亿,讨论量10.1万,粉丝5.6万。截至2016年2月21日,原帖的点击量已达34万,评论1万6千多条。

  2016年2月13日,中国网新闻称,此事的真伪截至2月11日15时仍未确定,多名网民指出网帖内容存在疑点。首先,网帖中除上海、江西之外,再无任何具体的地点、单位与姓名等信息;其次,发帖人曾在跟帖中称“打电话可以定(火车票)吗?”也引发质疑:“在外企工作的HR,竟然不知道打12306能订火车票?”第三,有多名网民指出,发帖账号或为马甲。因为“想说又说不出口”的注册时间为2月6日19时12分,发帖时间为2月6日19时28分;第四是时间问题,发帖人2月7日中午12时35分发帖称自己“刚到家”,这个时间可疑,因为从上海到离上海最近的江西上饶市市区,驱车需要将近7个小时,由于是夜间行车,往返稍有意外就会超过14小时。

  2016年2月16日,新蓝网的“上海女友要逃饭?连那桌菜也是炒作啊!”一文对原帖的年龄、身份、照片真假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质疑和分析。

  2016年2月17日,新浪新闻刊出《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营销骗局大揭露》一文,认为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营销骗局,原因是:一、照片的像素很低,应该是某视频截图,而非手机拍摄;二、女孩从江西回上海的时间不对;三、原微博发布者账号发布的很多讯息都是营销贴,它的新闻可信度大打折扣;四、事件缺少具体地点和人物;五、这则事件,没有任何新闻媒体报道,只以网传的方式上了很多媒体头版,系花钱炒作。

  2016年2月19日,界面网一篇题为《我们找到了“逃饭女事件”的幕后操盘手》的报道称,这场轰动中国的“逃饭女事件”出自前美国洋葱新闻大师张本道之手。该文不仅描述了这条洋葱新闻炮制的过程,还列出张本道反问记者的两个问题:真新闻难道就是真的吗?假新闻就一定是假的吗?

  2016年2月20日,搜狐、凤凰网、网易、新浪等各大网站均称,自称“上海女孩”的发帖者不是上海人,而是某省一位已为人妇的母亲,她春节前根本没来过江西;其后发帖回应的“江西男友”,也只是话题的碰瓷者,与发帖者素不相识。2016年2月21日,澎湃网发表“网络部门:‘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从头到尾都是假的”一文称,发帖者“想说又说不出口”并非上海人,而是上海周边某省的一位有夫之妇徐某某,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友“风的世界伊不懂”,和徐某某素不相识。同日,文章分享网发表“上海逃饭女的假新闻是怎么炼成的?”一文,从新闻报道角度分析这条假新闻能够成为“一个挑动舆论神经的亮点”的原因及其关键节点。

  至此,这次“上海女孩逃饭”网评事件暂告结束。

假新闻还是网络民间文学表演

  换一个角度——即从实践民俗学的立场——来看,无论原帖的内容是真是假,都不妨碍有些网民把它视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而且,即便原帖内容是假的,那么,恰恰在这种情况下,原帖反而能够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能够让网民信以为真并且“假”戏真做,继而引发那么多网民如此浓厚的兴趣、如此热烈的品评和如此积极的参与,难道不是反而能够印证它是网络民间文学的表演吗?具体而言,我们的理由是:

  一、在文体形式方面,原帖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形式进入了民间文学的体裁叙事,已经成为网络民间文学的表演。无论是否虚构,它都足以显示出“网络民间文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民间文学的那些体裁形式,也就是扬弃了传统民间文学体裁与作家文学体裁的外在对立,表现出各种体裁混杂交融的趋势和社会语言的杂语倾向。这就表明,网络民间文学更加贴近了现实的体裁形式和生活中的语言形式”。

  二、在表演方式方面,原帖“进一步扬弃了传统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个体性、匿名性与非匿名性的外在对立关系,将传统民间文学隐而未彰的公共性更加明确、更加显豁地彰显出来”,也就是说,这种网络民间文学表演是需要复数主体参与的伦理实践和道德行为,其表演的集体性实际上具有公共特征。

  三、在接受方式方面,很多网民更愿意对原帖内容的真假问题悬而不论,甚至干脆信以为真。有网民说:“上海女假了,为何全国网友假戏真做?”更有网民认为,“已经没多少人在意这上海女孩与江西凤凰男的身份真伪了,这是这场从春节开始讨论到今天,最有格调的一种境界。”这就表明他们更倾向于把原帖看作网络民间文学的表演,而且还要通过跟帖继续表演,并以此彰显表演的责任。这样一来,不仅原帖的真假无足轻重,而且作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网评所需要的责任伦理和形式规则才显得格外重要。正因如此,本文关注的重点才是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而不是原帖内容的真假。

  四、在表演角色方面,原帖及其大量网评也显示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典型特征。传统的民间文学表演大多发生在小范围的熟人圈子和亲朋好友之间,观众往往碍于情面或者出于各种顾忌而难以在品评时做到畅所欲言。可如今,这次“上海女孩逃饭”网评表明,网络公共领域为陌生网民以匿名或网名身份自由地创作并表演民间文学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也为这些表演的跨时空表达提供了平台。网民既是观众又是表演者,而且其数量和身份差异程度都是传统民间文学表演的小型熟人圈子难以比拟的。关键是,网络公共空间基本上是陌生人社会,网名或匿名可以让许多网民免除熟人之间的种种顾虑,积极参与评论和再表演,并且敢于表达真实的情绪和想法。正如我所指出:

  网络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创作、传播、接受和再创作已经跨越了时空距离的限制,同时也超越了身体上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也就是说,身体上的面对面不再是面对面交流的唯一形式,甚至不一定是其主要的形式。虽然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其本质要求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加明显和更加强烈。通过网络,网民们被万里网缘无线牵,变成了网友,他们本来可能素不相识,但每个网民都可能是网络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创作者,也可能是网络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读者或听(观)众,甚至可能是同一个网络民间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再创作者。网络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口头性不仅是制造现场感,更是为了寻求回应、反响、品评和应答。作为创作者的我知道自己不是在对牛弹琴也不想鸡对鸭讲,尽管我也知道自己面临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的网民观众,但我知道网友们也熟悉民间文学的这种体裁叙事行为。我不仅期望在运用某种体裁叙事行为进行讲述或创作时能够及时听到他们的回声、反馈、点赞和品评,而且知道网友们也会用这种体裁叙事行为进行创作或改编。哪怕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或者为了讽谏时事,我也不希望我的这种体裁叙事石沉大海或者无人理会。在网络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中,体裁是共享的,叙事的乐趣和情感的宣泄也是共享的。这种共享行为常常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不仅仅是在熟人之间。因此,如果说传统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中的表演者和观众常常还是同乡同村甚至左邻右舍的熟人,那么,网络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表演者和观众则更多地是天涯若比邻的陌生人。

  这就使人们对同一个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不同看法和意见能够更加充分也更加公开地被表达出来,并且被更多网民看到,甚至可能得到他们的公开评论和相互讨论。表演者变成了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网民,他们都是可以互换角色的复数主体和交互主体。

  五、在观众类型与品评方式方面,这些有关“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也显示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一种质变:即由原来小范围的私下议论和街谈巷议变成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讨论。也就是说,同一个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由原来相对的私人领域进入网络的公共领域。这样一来,同一个网络民间文学表演就面临着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观众群体和舆论环境,它的意义和价值可能得到的不同理解和各种评价,更是传统的民间文学表演无法相比的,因而可供选择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也远多于从前。这就意味着,“传统民间文学的创作和表演即便有集体性,但由于多半仍然不具备公共意识,所以,这种集体性的公共特征常常处于潜在状态,既不能明显地彰显出来,也难以被人们明确地意识到。但到了网络民间文学时代,民间文学创作和表演不仅既有集体性又有私人性,而且明显具有公共特征。传统民间文学表演的即时性和短暂性以及转瞬即逝的特点被网络民间文学的传承性、连续性和公共性取而代之。”在网络公共领域,当网络民间文学表演成为公共话题时,它被讨论和议论的方式也就随之发生了质变,即同一个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以及对它的品评可能形成被连续不断地质疑、讨论和辩论的言论市场。这个公开表演和不断品评的过程变成了“文化表演”,而“文化表演是一个公共的事件”,网民们在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对同一个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不同看法,避免被偏见和成见愚弄。由此,他们的公民能力也可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高。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毛巧晖]社会秩序与政治关系的言说: 基于过山瑶盘瓠神话的考察
下一条: ·[罗丹 马翀炜]哈尼族迁徙史的灾害叙事研究
   相关链接
·[李向振]当代民俗学学科危机的本质是什么?·[郭倩倩]民俗学的理论范式转型
·[户晓辉]胡塞尔与民俗学的普遍性诉求 ·[王杰文]“实践”与“实践民俗学”
·[李向振]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刘铁梁: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
·户晓辉:三谈实践民俗学·[李向振]重回叙事传统:当代民俗研究的生活实践转向
·[萧放 鞠熙]实践民俗学:从理论到乡村研究·[吕微]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
·[刘铁梁]个人叙事与交流式民俗志:关于实践民俗学的一些思考·[王杰文]“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
·“《民俗》周刊创刊九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实践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
·户晓辉:《日常生活的苦难与希望:实践民俗学田野笔记》·[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
·[户晓辉]实践民俗学视野下的“神话主义”·[宣炳善]从民俗事象研究到生活事件研究的方法转换
·[户晓辉]非遗时代民俗学的实践回归·户晓辉:《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