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4 | 点击数:4971
 

  摘要:民俗学高等教育是民俗学的核心事业。在全球化时期,它的内涵、教育对象和知识传授方式都有所变化。新一代民俗学者需要适应这些变化,继承创新,并提升民俗学高等教育的质量。北师大民俗学科在这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还就现代民俗传承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民俗学高等教育;民俗学者史;现代民俗传承策略


  20世纪,中国的民俗学者,以较小的学者群体,创建了有一定规模的民俗学高等教育。他们满怀爱国热情,以深厚的中外知识学养,投身学科的创建与发展,使民俗学高等教育成为中国民俗学的核心事业。他们曾历经内忧外患而矢志不移,终成正果,其理想、价值观、学术目标和生活方式是统一的。到了21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第一,民俗学学校教育的内涵正在改变。前人曾把民俗学教育从传统教育提升为学校教育,使民俗学成为训练精英人才和守卫本土唯一性文化的知识门类,但在全球化时代,形成了以文化多样性及各自文化权利为核心的现代知识体系,学校教育需要与传统教育重新整合,还要推广现代传播教育和世界遗产共享教育。这是两代民俗学教育的差别。第二,知识传授的境界不同。现代高校的知识传授手段增加了,一个教授、一杯水、二三弟子的教书圣境,一去不复返了。教室的技术设备被飞速地更新,师生的眼界可以被互联网扩展到无穷大,而信息时代简直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但是,在热闹之后,我们遗憾地发现:教育资源丰富了,大学者精神少了;博士硕士数量多了,质量好的少了;会技术的研究生多了,懂事的研究生少了。第三,大环境与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大环境优越了,很多人反而不幸福了。他们认为:太理想化了,不幸福;在多元价值观之间摇摆,不幸福;工作多了而享受少了,也不幸福。他们在理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一致性上,出现了断裂。第四,师生模式的困惑。以往高等教育是一种责任化的师生模式,提倡严格的导师负责制,后来导师严格管理学生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于是有些导师开始放弃这种模式。此外,在当今世界高消费潮流的影响下,年轻一代在很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往往朝着在导师看来不利的方向走,这也不利于维持师生模式。而失去以往师生模式的最大损失,就是直接影响到高校的高尚理想信念和严谨科学的学术精神的传承,而这正是高校的本质功能。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新解释民俗学高等教育的意义,并在理论运行中让这一教育呈现很强的实践性?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并努力创新?这是我们近年面对的问题。以下,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为例,进行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钟敬文先生创建,已有61年的历史。它是国内该专业历时最久、体制平台最高和领跑时间最长的学科,在师资建设、教材创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长期起到示范作用,并有相当的国际影响。近十年来,它尝试解决民俗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发展民俗学高校教育的内涵,改革学科结构布局和实现现代民俗传承策略的转型,并进行了阶段性的实践。从结果看,这些工作,使民俗学提升了在全球化下和在我国当代社会中获取社会资源和发展研究空间的能力,同时使前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更广泛的现代传播,也使以往的历史成就在中青年学者的后续成果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本文拟对这方面的实践资料加以扼要描述,并就部分观点和方法作初步阐释。

  一、撰写具有人文精神的新民俗学者史

  当代民俗学高等教育遇到的变化的应对,依赖于新一代民俗学者的变化。近数年来,新一代民俗学者在成长,改变了以往民俗学的学术框架和关注点。①但是,我们在注意新一代民俗学者的变化后,继之而起的,是转向对学者与民俗对象的人文精神的研究,进一步说,是对学者热心人类日常活动的本质的研究。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强调在全球化下人文学科回归合理的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在西方同行中,相关的研究热点有二:一是对前人使用的理论和方法的反思研究,二是对新一代民俗学者的理想想象和学术目标的研究。两代人的差异与变革相衔接,成为民俗学者史。②对于新一代民俗学者,需要关注的是,他们将民俗研究的现代进程,带入多元文化社会的微观研究中,还提出了肯定个人活动价值和中小阶层群体利益的概念。但实际上,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前人已刷新了这方面的部分看法,如提出民俗学与新民族志关系的理论等。①前人还由此引申出学术圈的反观教育问题。当代出现的不同情况是,在全球化时期,经济发达而文化滞后,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问题,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皆如此。在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失文化的现象更为突出,而新一代民俗学者正处在这种变迁与矛盾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学者投入情感的学术实践,成为新一代民俗学者建立学术目标和拓展民俗学教育内涵两方面的内容。

  中国民俗学生长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没有与殖民侵略文化的瓜葛。老一代民俗学者在自然情境下和熟人社会关系中工作,民生情怀深厚,这是与某些西方同行不同的地方。自20世纪初起,我国的民俗学前辈,借助五四运动,将民俗研究和教育工程两者,融入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历史进程中,把学科方向带入宏观层面的新文学和新文化研究,开展了极富爱国热情和民族同情心的民俗学实践活动。他们在以后遭遇各种政治和文化灾难时,仍能超越自我,乃至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做出牺牲性的行动,发展了民俗学的学校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后继人才。这种对普通人的文明的痴情和对将之纳入高等教育的钟情,是可以直接继承的,无需自外移植,钟先生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钟先生的宗师楷模是北师大几代民俗学人的精神财富,他的大学者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大体有以下几点,至今还有现实针对性,对新一代民俗学者的成长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钟先生是高尚奉献的教师。在他门下,人无亲疏长幼、高低贵贱,只要肯学,他都能教。他对自己的学生和各地来求学的人,给资料、给题目、给思路,甚至给经济资助。与现在过分强调个人价值观和利益得失的人相比,他很传统,但他对所有求教者的慷慨施予,极富人格魅力,文化底蕴深厚,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忆念。他使应该被尊重的教师价值得到尊重,使应该被尊重的学术传承得到尊重。

  钟先生是学习型的智者。现代教育呼吁把人培养成学习型的人,其实钟先生这批大学者本身就有这个习惯。他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坚持学习,使他博学而谦逊,多元而精深,宽容而无争,使所有接近他的人感到心理年轻,世界精彩。

  钟先生是正确处理挫折的伟人。钟老的人生事业曾经历种种挫折,或者说,他的人生充满了挫折。然而,我们知道,这种挫折,来自历史的严峻,也来自人类追求完美的共性。在人类文明的沃土上,它是追求真理的驱动力,是科学表达欲望的开始,是人类将自己的文明价值观和知识生产模式不断更新的新起点。无论在传统教育还是在现代教育中,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它都成就了无数大学者的人生伟业。当然,正确地对待和转化这种挫折,不是人人都能做的。钟老这批大学者就能做到,而在现代社会中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许多青年学生就往往做不到,在当今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环境中较量的许多中青年学者也做不到。这里涉及理想情操、价值观念、文化修为和人生目标等一系列问题。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钟老那一批大学者为研究和提倡普通人的文明创造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吸收所有人类先进文化的非凡眼界,他们沧桑厚重的治学风格和磅礴大气,他们宁静致远的淡泊人格之美,至少,我们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

  近年国内教育出现了市场化趋势,民俗学高等教育面临着中西高等教育模式更为激烈的竞争,同时国家中长期人才培养目标和我国当代社会建设的任务,也对民俗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一代民俗学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悟、精神遗产,新一代民俗学者需要继承,还需要有新的发展,才不致使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内涵萎缩。北师大的一位在职博士生说:“我时常思索,一个高校,有一些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这样是否就可以跻身于一流高校呢?现在看来真不是那回事。我在单位教民俗学,感觉就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专业和工作,而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就像一个人文圣地,在历史与现实的学术脉络中,让你顿生景仰。作为民俗学教师,一定要来学习和感受,否则永远无法体会。就我而言,我想这种大学者精神的塑造,对学术活力的保持,对研究之路的延伸,会更加有益。”①

  在这个问题之上,我们还需要解决另一个问题,即两代民俗学者的交替。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它应该是把民俗学高等教育的方向,从前人开创的新文学和新文化的宏观层面,转向特殊社会史和具体文化分析的微观层面。在各种变化中,主要的问题有:如何把微观个案的具体解释提升转化为国际化视角下的一般文化多样性解释?如何把学者投入情感的学术活动发展为倾听普通人的个人叙事的社会行动?如何把撰写民俗志的理论距离转化为学者与被研究者的相互关系论?如何把理解普通人的价值观的知识,与普通人为此作出解释的努力和叙事倾向转化为学术体验?新一代民俗学者是要回答这些问题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把握传统资源,同时寻找新机会,已完成三个项目:(1)出版钟先生遗留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史研究”系列丛书。此项目由钟敬文教授生前启动进行并主持,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调集北师大和国内部分高校学术骨干参加,以钟敬文80年学术积累为指导,以他提出的“历史民俗学”思想为框架,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资源、社会内涵和日常实践,使“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学说论有所本。②(2)出版钟先生主编民俗学系列教材修订版,包括《民俗学概论》(第二版)、《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和《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二版),传承中国民俗学高等教育教材遗产。(3)建立“钟敬文工作站”,在钟敬文学术文化著作和民俗学理论基础上,以钟敬文教授在北师大工作期间积累的学术资料为原始数据,把它转化为数字数据,建立数字化专家系统研究工作站。工作站共设三站——纪念站、研究站和遗产站,附钟敬文数字名师地图48幅,旨在把钟敬文教授留下的精神财富转化为现代大学教育遗产,激励中青年后学励志继承,创新发展。④北师大同仁在探索的开始阶段,不是把传统与现实割断,而是做好衔接工作,同时思考新问题,并在科研教学中积极摸索,使新方向逐渐明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乡野天籁——“白茆山歌”北京高校行
下一条: ·[董晓萍]回顾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20年合作之路
   相关链接
·[李闪闪]重新发现黄石·[叶涛]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科发展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意]朱泽佩·科基雅拉:《欧洲民俗学史》
·[赵振坤]韩国民俗学对“民”与“俗”的研究·[李姿莹]隐形的桥梁:中国民俗学的福建时期
·[丹·本-阿默思]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北师大文学院召开“‘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简介·[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2015寒假回乡调查”启动仪式·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社会学院
·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吴真]钟敬文在日本的文学活动与民俗研修·[王文宝]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学创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王文宝]我国民俗学运动中的女民俗学者·[王文宝]北京大学与中国民俗学运动80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