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李言统]汉藏文化互动下宝卷向嘛呢经的文本转变
——以河湟洮岷地区为考察对象
  作者:李言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0 | 点击数:2826
 

 

 
汉藏文化互动下宝卷向嘛呢经的文本转变
——以河湟洮岷地区为考察对象
李言统
(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要:嘛呢经是在汉藏文化交接的特殊地区,受佛道文化和藏传佛教的相互影响下,由宝卷文化和嘛呢信仰相互采借融合后形成的一种信仰形式和文本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本文对流传在甘青河湟洮岷地区的嘛呢经为考察对象展开分析,通过展示从宝卷到嘛呢的文本转换,论述民间文本在形成过程中选择和存活的适应性策略以及发生演变的特殊规律。
关键词:宝卷;嘛呢经;文本;河湟洮岷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昕]一千位白裤瑶妇女与一千种“类卍字纹”
下一条: ·[李玉涵]试论民俗学学科经典著作导读的编写及其意义
   相关链接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郑土有 李亚棋]伊维德河西宝卷英译研究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袁瑾]民间文学的跨文本叙事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的场域问题研究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
·[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郭倩倩]中国故事形态学的研究向度
·[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
·[高荷红] 从概念到文本:《集成》前后的“摩苏昆”·[张丽]作为文类的“述异”及《述异记》的文本形态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