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7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7年会专区

[白佳雨]河北蔚县暖泉古镇“打树花”调查与研究
  作者:白佳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0 | 点击数:4038
 

 

•中国民俗学会2017年年会论文•

 
河北蔚县暖泉古镇“打树花”调查与研究
白佳雨
(山西师范大学)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国一民族传承性生活文化—民俗为遗产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园,历史精神文明结晶中的一种新认知的独特形态,一个人类对自身文化形态特征认识的一个新境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更为深广的意义,那就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和保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本文以暖泉“打树花”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暖泉“打树花”的起源,传承与发展,制作与表演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暖泉“打树花”。通过采用田野作业法、文献学方法、分析及综合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等研究手段来深入挖掘暖泉“打树花”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民俗底蕴。由此可以更系统的保护和传承这一民俗事项。
    本文对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仅从暖泉树花自身的文化底蕴入手进行研究,同时对其深层的价值内涵进行了发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暖泉树花的起源,详细探寻了暖泉古镇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发展状况,从历史,地理、民俗等多角度分析了暖泉树花产生的原因及其历史演变。说明了暖泉树花的传承和发展和对濒于消失的传统民俗所做的抢救工作,同时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德对这一技艺传承的贡献。深入解读了暖泉树花的文化内涵和蕴涵的价值,包括情感价值、智慧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环保价值等。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内容,指出了本文所做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认识到暖泉树花在传承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保护。
关键词:暖泉树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白莉 唐努尔·库尔西]“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艾德莱斯产业发展与创新
   相关链接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
·《非遗公约》20年:欢迎使用“非遗在中国2020”App·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
·[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
·[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