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传统节日文化
  作者:张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3 | 点击数:4868
 

      “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文化部、教育部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传统节日仪式研讨班”结业典礼近日在浙江松阳举行,为期25天的理论学习与田野调查圆满结束。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等领导和专家学者为研讨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智库调研基地”正式授牌。

      本次研讨班以中青年非遗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相继在北京、松阳两地进行,通过理论讲解、田野调查和集中研讨等方式,以传统节日仪式的保护、创新和传承为主要议题,深入探索当代社会转型期传统节日仪式文化的保护机制和发展空间。

      活动期间,研讨班还调研了裕溪畲族文化节、象溪溪鱼文化节、台湾《汉声》传习班、斋坛农耕文化节、 《松古遗芳》非遗展演、“非遗赶大集”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17年10月13日 4版:综合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青海召开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座谈会
下一条: ·朝戈金:创立中国史诗研究新范式
   相关链接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周福岩]节日的视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