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山东潍坊启动非遗教育“薪火工程”
  作者:记者 苏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0 | 点击数:1997
 

      9月14日,山东省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教育传承——“薪火工程”在当地启动。项目由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局联合实施,旨在发挥潍坊市传统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等的兴趣。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薪火工程”实施周期为5年。其间,潍坊市将推进传统工艺进校园,支持相关非遗项目传承人在校园开展传承活动,鼓励学校开设技艺项目兴趣课,鼓励大剧院、音乐厅、艺术院团等文化经营单位设立面向学生的免费或低票价优惠观摩活动。在具有职业教育能力的中专、大专院校实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点的非遗项目教学,探索传统工艺“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谋生技艺,促进文化资源向生产力的转化。潍坊市文化、教育部门还将牵头建立校内外实践活动基地,联合行业协会、企业,搭建非遗传承联盟教育平台,增强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体验教育。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报》2017-09-19  第6版:科技·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香港“非遗”中的宗教文化传统
下一条: ·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加快落实“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保护我们的活态遗产”:2003年《公约》名录增加 “新成员”·“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开幕式在摩洛哥拉巴特举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即将开幕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精粹》全七册出版·[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张焱 陶丹丹]比较艺术学视野下桦树皮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
·[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徐金龙 李威威]文化强国背景下九曲黄河阵灯俗的传承发展
·[徐家乐]新疆毛皮画艺术及传承保护研究·[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王淑慧 周波]疫情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困境与解决路径·[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王二杰]连云港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民俗意蕴·[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