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松尾恒一《从明清时代欧洲列强进入东亚及中日关系再构建来看妈祖信仰》的讲座
  作者:焦学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7 | 点击数:4293
 

 326日下午,日本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松尾恒一教授到访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并作了题为《从明清时代欧洲列强进入东亚及中日关系再构建来看妈祖信仰》的讲座,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担任了此次讲座的翻译。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魁立教授,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叶涛研究员,文传学院林继富教授、王卫华教授、栗文清副教授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共同参与了讲座。

松尾恒一教授从明朝末期将葡萄牙人带到日本的大明海商王直讲起,梳理了明清海商的航海活动与妈祖信仰情况。而后,又论述了在明清交替期,欧洲、郑成功与清朝之间围绕台湾所进行的攻守与祭祀妈祖的活动,并就明清闭关锁国政策、日本基督教禁教情况及长崎清朝海商的妈祖祭祀活动进行了说明。最后,松尾教授立足于作为文化遗产的旅日华侨妈祖祭祀活动,从中日民俗学、世界民俗学的构建出发,提出民俗学界专家学者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松尾教授讲座结束后,刘魁立教授发表了题为《国际视野下的妈祖信仰-妈祖信仰的保护、“被保护”、“自保护”》的讲座。刘魁立先生结合自身多年的田野调查实践,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局面出发,以文化遗产的保护背景、始祖信仰及其仪式的现状、象山渔民的妈祖信仰及其仪式、如意娘娘的故事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保护”和“自保护”五个方面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我国闽浙等地的妈祖信仰现状,并极富创见性地提出了非遗保护的“自保护”、“被保护”概念。

讲座结束后,金泽研究员、叶涛研究员等先后进行了点评,就讲座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林继富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认为此次讲座对于促进中日间民俗学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并表达了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为何说上海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故乡 ——田兆元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年华讲座上的演讲
下一条: ·[讲座]雅各布:非遗保护的伦理原则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北大,8月23日上午)
   相关链接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
·[张可佳]明清时期河南浚县碧霞元君信仰的载体及其功能·[徐宝成]明清易代:惠世扬形象的多维建构
·[杨志敏]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应对瘟疫民俗活动考述·[任雅萱]民间的“正统”:明清时期姜太公风物传说的时空结构
·[余红艳]明清时期江南生育文化与“白蛇传”传说的演变和传播·[祝秀丽]秦汉至明清秦始皇庙祠的历史变迁述略
·[陈鹏程]明清小说中元宵节描写的民俗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陈春声:《信仰与秩序:明清粤东与台湾民间神明崇拜研究》
·[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龙圣]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
·[关溪莹 王权]生态民俗学视域下明清广东蚕俗研究·[陈鹏程]明清小说中重阳节描写的民俗文化史价值及其文学功能
·[赵世瑜]明清北京的信仰、组织与街区社会·[刘百灵]洛阳明清时期乡村碑刻刍议
·[冯文开 魏永贵]明清小说在胡仁乌力格尔中的传播与接受·[郑艳]明清以降的城市时间生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