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罗伯特·莱顿]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四个理论背景
  作者:[英]罗伯特·莱顿   译者:李修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2-28 | 点击数:55480
 

[摘要] 西方艺术人类学的一些假定和争议,源起于欧洲史上四个主要的思想运动: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诗意纯真的丧失;进化论———对达尔文的误解;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科学纯真的丧失以及历史的再发现。通过这四个理论背景,理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历史演进、理论框架、关注焦点以及致思路径。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宗教改革;进化论;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

[作者] 罗伯特·莱顿(Robert Layton),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人类学家。

[译者] 李修建,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阅读《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诸篇文章时,我想着如何以最好的方式将其介绍给中国读者,我深感本书所涉艺术人类学的一些假定和争论源起于西欧主要的思想运动,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一,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诗意纯真的丧失;二,进化论——对达尔文的误解;三,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悬置期;四,后现代主义——科学纯真的丧失以及历史的再发现。下面逐一论之。

  一、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新教改革是发生于16世纪的一场基督教运动,其宗旨是让普通大众更为接近上帝。宗教改革期间,《圣经》从拉丁语译成了当时的日常语言,以教皇为首的教堂等级体系及其接近上帝的特权遭到了挑战,在圣徒的雕像和画像前进行祷告的人受到了谴责,每个人都被鼓励直接面对上帝。教堂里关于天堂和地狱的壁画被涂上了白灰。宗教艺术被剥除了精神力量,艺术史家转而从社会性和审美性上对其加以研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提出了宗教艺术中的视觉交流理论。他用“图像志”(iconography)描述对观众如何依据蛛丝马迹辨识宗教绘画中的人物的研究,“图像学”(iconology)指对艺术的文化背景的探讨。在文艺复兴艺术中,一个女性手拿桃子,代表了诚实 。古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手持狮子皮。在本书中,西尔弗探讨了潘诺夫斯基的观点,我在《艺术如何影响人》一文中也有所论。中国民间艺术中亦有很好的案例,比如,对门神的辨识很可能要通过他们所持的武器,神荼和郁垒持棍,而秦琼和敬德持剑。

  米歇尔·巴克桑德尔(1933-2008)关注到,社会语境促成了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线性透视法的发明。当时,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以及伴随宗教价值而出现的世俗价值,造成了急剧的社会变迁。巴克桑德尔(Baxandall, M.1972.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 Century Ita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指出,男孩子在学校学习以商业为目的的数学,比如测算麻袋和木桶的容量,这使得全面的绘图技艺成为可能。而人们青睐的线性构图法的人物布置方式,是得自测量土地和建筑物的技巧。

  墨菲和帕金斯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艺术人类学的复兴,相当程度上是由于人类学和艺术史领域的一系列理论的聚合,巴克桑德尔和潘诺夫斯基更是功不可没,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同样促进了人类学家对符号学、象征以及仪式的效能的兴趣,在仪式中,艺术品经常扮演重要角色。

  宗教改革两百年后,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同样急剧地改变了欧洲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蒂利亚德(E.M. Tillyard)描述了中世纪至18世纪时期一个司空见惯的世界观:“秩序的概念是如此理所当然,乃民众集体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在说教文中,少有提及”(Tillyard, E.M.W.1945. The Elizabethan World Picture.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p.7.)。它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宇宙秩序,奠基于下的,是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季节的轮回转换。矿物位于这一秩序的最低端,其次为植物,再次是有意识的生命,然后是人类,再往上是天使,上帝位于最顶端。巴兹尔•威利(Basil Willey)(1949)探讨了一旦将这一中世纪世界观(他将其称为“学术思想”)霍然展露于启蒙运动之下,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在威利看来,抛弃经院哲学是一个灾难,因为科学过分抬高了经验性真理的地位,并且宣称对“现实”进行表现的垄断性(Willey, B. 1949.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 Studies in the Thought of the Age in Relation to Poetry and Religion.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p.7.)。威利提到,一个感到他的诗歌建构了“真实”,令人愉快或具有表现性的诗人,与那些认为自己的想象只是虚构的诗人,所写出的作品是非常不同的。不过,17世纪末期,诗歌被降格为“给人娱乐——提供一种润饰,或因其幻想令人愉悦,但被为……与‘现实’毫无关系”(Willey, B. 1949.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 Studies in the Thought of the Age in Relation to Poetry and Religion.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p.87.)。托马斯·斯普拉特(Thomas Sprat)在所撰《皇家学会史》一书中提到,学会会员在演讲时,有意放弃了离题或浮夸的风格,转而追求一种清晰的感觉和数学般的明快,“喜欢手艺人、乡下人或商人的语言,在那之前,则倾向于哲人或学者的话语”(转引自 Willey, B. 1949.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 Studies in the Thought of the Age in Relation to Poetry and Religion.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p.87.)。威利评论说,斯普拉特将会惊讶地发现,150年后,诗人掌控着他们的情感,必定“悲悼于荣耀和高雅荡然无存”。在20世纪,英国和爱尔兰的一些杰出诗人(叶芝、罗伯特·格瑞夫斯、泰德·休斯)力图再创神话,在为他们的作品赋予更深厚的意义。

  欧洲思想史上的这些运动,或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社会对宗教世界观的拒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时,强调财富和幸福是靠人的双手获得,而非祈灵于上帝。在文革时期,宗教艺术遭到了毁坏。

  作为启蒙运动的产儿,人类学研究几乎总是发端于这样一个前提,即所有的宗教都是错误的,一般而言,宗教之所以存留,是因其社会(或心理)功能。欧洲思想史上的这些进展,奠定了阿尔弗雷德·盖尔对美学的排抵。盖尔《魅惑的技术》一文,试图对宗教艺术进行复魅,制作工艺所体现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技巧和复杂性,使得他的这一主张取得了很大成效。这篇文章非常有名,盖尔后来在《艺术与能动性》所提出的方法,在此文中已现出端倪。盖尔将对美学的拒绝描述为“方法论上 的非利士主义”(‘methodological Philistinism’)。非利士人是《圣经·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敌人,16世纪以后,欧洲将其作为一种人物形象和一种修辞,指代那些对艺术或高雅文化浑然无知亦不感兴趣的人。盖尔提出,依据美学定义艺术乃是西方历史的产物,而人类学在界定诸如亲属或政治等术语时,避开了种族中心主义,以使它们能够毫无文化偏见地应用于任何社会。如果“方法论上的无神论”是指在研究另一个社会的宗教时,要将你自己的宗教信仰抛置脑后,那么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在研究艺术时,我们必须成为方法论上的非利士人。在《艺术与能动性》一书中,盖尔写道:“我们必须认识到,‘审美态度’是启蒙运动下的宗教危机以及西方科学兴起背景下的一个特定的历史产物……(它们造成了)美与神圣的分离”(Gell,A.1998.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p.97.)。盖尔的目标,乃是重新获得精神力量的感觉,那在诸多非西方社会中仍然归功于艺术。(我自己的倾向是,当我们生活于其他民族中间时,要假定他们的宗教信仰是真实的,盖尔在《艺术与能动性》中表达了他的立场:“‘人类学家’的任务是描述思想的形式,这听来并非是从哲学的视角,而是在社会以及认知上行得通的……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实际上,人们会将一些意图和认知赋予诸如汽车或神灵画像等物品”(Gell,A.1998.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 p.17.)。《技术的魅惑》一文所欠缺的,乃是对于艺术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的完整论证,《艺术与能动性》的第二章对此作了补充。

  在本读本中,弗思比较了18世纪欧洲的“唯美主义”——对艺术的无功利态度——以及人类学的介入,墨菲在《艺术即证据》一文中亦做了类似工作,艺术史家韦斯特曼在《艺术人类学》导论中,追问了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史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及二者是如何互为补充的。韦斯特曼将潘诺夫斯基对艺术史的贡献等同于博厄斯对人类学的贡献,后者将人类学从进化论学派的假设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艺术品所由产生的文化语境。韦斯特曼以对一幅荷兰庆生画的背景探讨为例,展示了她自己的文献研究,并结合以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原则为基础的比较视野,从而对那幅绘画的当代文化意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尽管如此,我对韦斯特曼的观点感到惊讶,她认为生活于艺术产品的语境之中,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活生生的证据,并不比对以往的艺术家和文化所做的历史研究提供更多接近“他者”的路径。尽管艺术史可以描述为一种历史人类学,在我看来,艺术史受惠于一种宽广而长远的视野,却是以丢失地方性细节为代价的。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20世纪早期这两种文化遭逢之时,“艺术”这一术语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在欧洲,“艺术家”这一概念曾用来描述任何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了十六和十七世纪,根据古希腊的宇宙观,“七艺”指的是得到古希腊创造女神(缪斯)掌管并称扬的技艺:历史、诗歌、喜剧、悲剧、音乐、舞蹈和天文学。和中国不同的是,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经常将表演艺术排除在外。费利西亚•休斯-弗里兰在研究巴厘岛的舞蹈时,措意于将舞蹈纳入艺术人类学的关注视野。毫不奇怪的是,目前对“艺术”的界定仍不明朗。墨菲和帕金斯提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艺术概念仅仅为西方所独有吗?”范丹姆等人提出的跨文化对应概念即反对这一观点。范丹姆提到了芳族的bipwé 概念,让人想到道家的阴阳对立原则。


继续浏览:1 | 2 | 3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王逍]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乡村发展反思
下一条: ·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
   相关链接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
·[何泠静]艺术人类学视域下明尼苏达州苗族艺术形式的变迁·方李莉 主编:《写艺术:艺术民族志的研究与书写》
·[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之路·[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
·[巫达]舞蹈、象征与族群身份表述·[陈刚]周作人神话思想研究
·刘锡诚研究员访谈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现实面向
·“非遗”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的作为·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学科简介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换·[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
·[方李莉]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陈蓉霞]达尔文:从神创论到进化论
·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的遗产仍影响当今世界·[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刘晓春]殖民主义时代的时间观·[刘锡诚]北大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