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要失传了 《中国民间游戏总汇》存续2000种游戏
  作者:记者 舒晋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30 | 点击数:4692
 

   近日,《中国民间游戏总汇》首发式在京举行,30余名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专家学者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发布会。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曾赛丰指出,《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的出版,是对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一次抢救,也是首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系统总结和传承中国民间游戏的图书,填补了国内出版史空白。

  中国民间游戏因代代传承,多方汲取了民间生活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基础载体,但是关于中国民间游戏的研究与系统性总结在学术界和出版界一直是空白,中国民间传统游戏,有濒临失传、消失的危险,在此背景下,湖南文艺出版社集结汇集了国内民俗学、民间文学、教育学的一流学者,团队历时五年,全面打捞史料,首次以百科全书的模式,详细阐述了2000余种民间游戏的产生背景、规则或玩法、历史沿流、民族或地域之间的变异、价值与文化内涵等,汇集了民族民俗文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全套书共计八卷,1500幅图,总计450万字。《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的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一次及时抢救。据曾赛丰介绍,《中国民间游戏总汇》主编团队通过大量采集口述资料,分析并研究各个朝代、民族、地域的文化沿流及风俗演变,独创性地展现了两千余种民间游戏传承情况和存活面貌。

  《中国民间游戏总汇》不仅是学术工具书,还是创意书,它的出版不仅具有文化保护及积累价值,也有现实的教育价值及较高的产业价值。据曾赛丰介绍,《中国民间游戏总汇》主编团队通过大量采集口述资料,分析并研究各个朝代、民族、地域的文化沿流及风俗演变,独创性地展现了两千余种民间游戏传承情况和存活面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刘清华说,《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的出版,为民间游戏的历史传承留下权威的记录,填补了图书出版史上的空白。对学术研究、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还将对教育、旅游、体育、游戏产品开发等产业产生现实价值。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游戏是一种文化的文本或者符号。《中国民间游戏总汇》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俗学博士林继富认为,不同种类的传统民间游戏发展轨迹记录了不同阶段民众生存状况、文化心理和精神气质,是一个民族时代精神最直观、最鲜活的外在体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共同记忆,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载体。

  然而,当下中国民间游戏却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林继富分析说,一是受“玩物丧志”“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传统精英思想的影响,民间游戏在漫长的历史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中国民间游戏一直以来缺乏详细的、权威的书面记载,更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汇编整理,各领域专家局限于各自领域,未能从全局角度、从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民间游戏进行系统审视和总结。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 2016年10月26日01 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李永晶]柳田国男的世相史:日本版“文明的进程”
下一条: ·[连辑]让互联网在人文传承中变得更加有温度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