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寻根京剧“京剧发祥地”揭地标
  作者:记者 马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9-11 | 点击数:1810
 

  本报讯 9月6日,伴随着2016大栅栏街道社区文化体育节的开幕,“京剧发祥地”地标石广场在北京纪晓岚故居旁落成。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的百顺胡同,全长245余米,这条胡同早在200多年前是徽班进京的落脚点,京剧科班的集中地,也是京剧名伶居住聚集地,京剧文化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被称为国粹,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大栅栏街道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掘,积极组织地区居民、企业、辖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参与地区建设。这些活动内容根源于大栅栏悠久的历史文化,包含民俗文化、戏剧小品、风土人情等多个方面。

  京剧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老胡同的生机,离不开丰富的社区活动。大栅栏街道整合了胡同文化、故居文化、梨园文化、金融文化等资源,也在当日启动了2016大栅栏街道社区文化体育节。

  本次体育节以寻找老北京胡同人的集体记忆为主线,分为“梨园情怀”“趣味民俗”“胡同寻宝”“胡同微马”“百年记忆”5个章节,集中展现民俗文化,传承胡同文化。主办方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将针对大栅栏地区老北京文化的多元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建设中,塑造大栅栏传统文化品牌,共同开创大栅栏地区的文明新景象。

  据悉,未来这里也将作为地区京剧实践教育基地,为地区京剧爱好者又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9月10日第6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东盟国家青少年体验中国民俗
下一条: ·中国正在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
·[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季中扬]新乡贤与乡村民俗文化治理
·[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