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水西首座“向天坟”发现记
  作者:王明贵   摄影/图:王继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27 | 点击数:4444
 

 

  水西“向天坟”远景。

  一个巨大的彝族历史文化之谜有了答案,阿哲故地罗甸王国区域终于发现了“向天坟”!这是今年4月笔者到贵州省大方县考察时偶然获得的重大发现。

  “向天坟”,彝族创造的“东方金字塔”

  彝族“向天坟”,又称为“向星墓”,外国学者称之为“东方金字塔”。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刘尧汉、古天文学家卢央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它是“彝族天文台”,与彝族十月历法紧密相关。彝族“向天坟”通过观测北斗星斗柄指向定寒暑,历史上是彝族先民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最为重要的观象台。

  目前,我国彝族地区已经发现180多座“向天坟”,分别分布在贵州西北部的乌撒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等地,其中以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相邻地区分布最多。最大的一座位于威宁县盐仓镇中学背后的大坟梁子,被当地人称为“彝王坟”,彝语称为“苴穆乌切”,威宁和昭通的地方史志上对此有记载。

  “向天坟”是一种具有彝族特色的奇特葬式,它结合了火葬和土葬两种方式。首先选择适合死者生辰八字和命星之地挖出凹形土坑,或者选择在一个山坡的顶部堆积土壤,在上面开出一个土坑,土坑朝向死者死亡当日天上的值日星;随后在土坑上面架起柴火先行火葬,骨灰落入土坑后,把周围圈起来即成坟墓,不再动土。君长、大臣、毕摩(布摩)的墓葬如果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一般具有观测天象的功能。

  贵州大方县是古代彝族罗甸国故地,彝族阿哲部在这里统治长达1474年,存在过罗甸国、罗施国、阿者国等彝族地方政权和贵州宣慰使司(前期府衙在贵阳)、水西宣慰使司等土司政权。让人困惑的是,这里却没有发现过“向天坟”,这很不符合彝族丧葬习俗,也与相邻的乌撒地区发现了上百座“向天坟”很不协调,这是怎么一回事?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参观古城,意外发现水西首座“向天坟”

  2016年4月,我们应大方县慕俄格古城管理处邀请,参加由大方县住建局主持召开的“奢香古镇”建设规划论证会。会议期间,我们观摩了贵州宣慰府的修缮,并参观了慕俄格古城新规划区的建设。当我们爬上云龙村三公桥附近的一个土山坡时,发现这个山坡有些异样。依据长期对“向天坟”考古研究的经验,我们提出了这是一座“向天坟”的猜测,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这座“向天坟”呈圆台形,座落在大方县城北部约3公里处云龙村三公桥的一座土坡顶端。初步目测,墓葬的顶部直径约4米,底部直径约20米,底部周长约60米。从土质上查看,“向天坟”的土壤比较肥沃,而基础部分的山坡土壤比较贫瘠且含有石砂。坟顶可能有人野炊,挖出了一些马蹄形小灶,草皮破坏比较严重,多处暴露出黄色的土壤。西部下面是一个陡坡,坡上有一大片树林。整个区域现在属于大方县人民武装部国防用地的范围。

  虽然清明节刚刚过去,但是墓葬上方和周围都没有挂青、烧纸、送鲜花和祭扫的迹象。

  王室成员,关于“向天坟”墓主的猜测

  彝族《指路经》载:“乌焚白殡。”汉文史志《云南志·蛮夷风俗》载:“西爨及白蛮死后,三日内埋殡,依汉法为墓。稍富室广栽杉松。蒙舍及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以土壤,唯收两耳。”在黔西北,卢夷、朱提属“白蛮”,水西、乌撒属“乌蛮”,二者葬法各异。水西、乌撒虽用同一葬俗,但乌撒中心区域在印度洋季风气候影响下高度干燥,而水西中心区域是地处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下的高度潮湿区,火葬遗存的骨屑火碳早已融于泥土,不会像乌撒地区那样能够保留。

  查《大定府志》可知,大方县城周围有记载的墓分别是“明宣慰使霭翠墓,在城东火焰山下”,“顺德夫人奢香墓,在北门外文龙山下”,“宣慰使安疆臣墓,在城北螺蛳塘,……邱禾实为之铭”。三座墓都不在此墓坐落之地,而且此墓没有碑铭。

  在水西地区,奢香夫人墓早已发现,虽然其原本的风貌已经难以确知,但是历代史家、作家多有记述。墓葬在凤山的宣慰使安万镒墓也已经发现,并且有墓碑记述其事迹。也偶尔听说当地有“宣慰坟”,但是都没有关于“向天坟”的说法。特别是清代实施“改土归流”之后,彝族传统主要葬式之一的火葬被废除,改行汉式土葬,墓葬形式仿照汉族墓葬,都有一个坟包。由于对火葬进行严厉的处罚,就更难发现彝族火葬墓的遗迹。

  从墓的大小、形制、特别是墓葬山坡的选择上看,墓主应该是蜀汉时期罗甸国王室成员,或者罗施国(魏晋至隋唐时期)、阿者国(宋代时期)王室成员。从选址上看,这座“向天坟”与威宁盐仓发现的“苴穆乌切”墓相同,都是选择建在山坡顶部,但是这座“向天坟”的规模略小于“苴穆乌切”墓,而且不是在本地最高的山坡顶端,这样的设计应当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

  “水西君长墓”,一个可用的称呼

  水西首座“向天坟”应该如何称呼?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水西首座“向天坟”的称呼,彝语称谓可以暂时称为“阿哲祖摩弥荷”,汉语称谓可以暂时称为“水西君长墓”,泛称“水西向天坟”。

   祖摩是当地彝族人对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阿哲家族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统治了水西地区长达1474年,据《大定府志》记载“号凡六更”,但是对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都没有变,都是彝语的“祖摩”。“弥荷”是彝语对陵墓的称呼。为此,将此墓称为“阿哲祖摩弥荷”,其涵盖面宽泛一些。通过进一步考证,可以确定墓主身份时,再以其身份、名字进行准确的命名。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6年6月24日第10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郭中丽]傣族孩童教养互动机制研究——以云南沐村傣族为个案
下一条: ·加强对流失海外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普查和追索回归工作
   相关链接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
·[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叶宏 李金发]神话的结构与彝族生态文化
·[李娜]方山彝族俚濮人的生产习俗与民间信仰·[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