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浅议徽派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曹篁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29 | 点击数:1594
 

   徽州大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在这特殊的地域文化中孕育出的徽州文化各艺术门类里,雕刻文化独树一帜,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徽派雕刻艺术成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徽文化浓厚的积淀分不开的,它是在古徽州雄厚的文化基础上产生、变化、发展起来的,与徽州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成、宗教伦理、文化思想等因素组合成相关矩阵,并在各种因素的交叉作用下,形成徽派雕刻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清两代,徽商崛起,刺激了雕刻艺术的蓬勃发展。徽商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官、儒、商三位一体的商业体制和新的价值观念,直接影响着雕刻艺术的风貌。

  徽派雕刻艺术创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它通过丰富的民间艺术语言,以其独特而精湛的雕刻技巧,生动活泼而雅俗共赏的形式及广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并通过以形、光、空间关系组成的视觉形象,揭示了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热情而形象地反映了百姓的思想感情,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徽派雕刻艺术即使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仍然能焕发出无限的艺术青春。

  徽派雕刻最为著名的是砖雕、石雕、木雕这三雕。明清之际是徽州雕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徽州众多的雕刻能手活跃于明清艺林,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举凡金石、碑刻、版画、墨模、竹刻及至建筑雕饰,无不给后人留下丰富而又珍贵的艺术瑰宝。砖雕、石雕、木雕这三朵奇葩显得更加璀璨夺目。砖雕、石雕、木雕这三雕作品遗存范围之广,遍布古徽州府所辖六县,随处可见;时间之久,历经明清两朝达500余年。具有浓郁徽州地方特色的徽雕艺术充分发挥了自身在审美和实用上的独特价值,丰富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至今仍为中外有识之士所盛赞。

  徽派雕刻历史上名人辈出,如李流芳、李希乔、吴元满、方洁、程文在、张立夫等,还有寓居上海嘉定的徽派雕刻创始人(后来称为嘉定雕刻)朱鹤松及其儿子朱小松,孙子朱三松,号称“朱氏三松”,他们精于绘画、书法、雕刻,并广收门徒以至后来均成为清廷宫造办的封氏一族的雕刻大师,对推动中国的雕刻艺术事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徽派雕刻艺术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今天的徽州人如何传承这一雕刻艺术,又如何把徽派雕刻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呢?

  作为一个徽派雕刻艺术的爱好者、践行者,在徽派雕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探索:

  首先,成立专门的雕刻研究机构,网罗各方徽雕人才。徽州大地孕育了一大批徽派雕刻爱好者,他们受徽派雕刻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发地从事雕刻艺术的操作,或形之于家具物件之上,或形之于把玩物件之上,或形之于建筑门窗之上等,使这些物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然而个体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要把他们都集中起来,让有志于徽雕的同仁一起进行研究、集中开发,不是更有利于徽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吗?于是,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黄山市徽派雕刻研究所”于2001年成立,先后网罗了当地民间艺人及爱好徽雕的徽州青年数十人,专门从事徽派竹、木雕和古典家具的研发生产。研究所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徽派雕刻研究所的成立使徽派雕刻艺术形成一种规模产业而与时代经济融合,这也更加推动了徽派雕刻艺术的向前发展。

  其次,技术上实行传、帮、带。要使徽雕得以薪火相传,就必须做好技术上的传、帮、带。不仅要实地考察古徽雕作品,还要努力钻研雕刻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拜请徽雕艺术名人进行讨论研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以期共同提高。如此融会贯通,集大成者,才能在雕刻技艺上有长足的长进。

  再次,作品文化内涵的充实及时代气息的体现。只有富含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属于社会和历史的。作为一个徽州雕刻的传承人,只有细心领悟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并把它形之于作品之上,才能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使其永葆艺术青春。在设计作品的过程中作者要能接受当代审美理想的感召去努力体现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创造作品的新美,从而弘扬中华风格、中华气派。

  最后,创作上的大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就徽派雕刻艺术而言,也要在努力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它的向前发展。

  如何把徽派雕刻这门艺术继续传承好、发展好,还须在今后的雕刻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研究,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弘扬徽州文化、振兴徽州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7月26日第3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谈论文化遗产时,我们说些什么
下一条: ·微评论:期待非遗与大学深度拥抱
   相关链接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薛俊丹] 南石山村仿古陶器生产与村落社会关系研究
·[涂慷]大美工匠·[陈立仁 李铁琦]地方小吃民俗在抗疫新态势下的传承创新
·[杨兴英]让乡村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重新点燃传统诗歌的文化魅力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苗族蜡染“独臂”传承人:民族工艺啥时都不会过时
·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徐艺乙:振兴工艺 弘扬传统
·大方漆器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化”才能更好传承·浅议徽派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刘慧]基于记忆的饮食文化认同:以上海老饭店本帮菜烹饪技艺传承人为个案·[季全保 王劲]传承创新家乡菜 拉动文化产业链
·做好技艺传承延续中华文脉·河北非遗“缂丝”民间传承人:技艺传承令人忧
·[蔡磊]日常生活、共同体与民间手工技艺传承·[刘德龙]春节民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