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萧放]避免民俗文化过度消费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21 | 点击数:2145
 

  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郭太运在制作年画。(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平台,它深刻地改变了民俗的传播方式。

  在传统社会,民俗文化传播方式是群体习染与口耳相传,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是民俗文化传递的基本方式。民俗文化的生成与传播、形态与特色,都与风土环境、地域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性与伦理性。民俗文化向来具有强化基层社会认同的胶合剂与润滑剂的特殊功能。

  互联网时代以极具革命性信息技术力量,彻底改变了此前原生的人际传播方式,以超时空的方式介入民俗生活。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民俗文化形态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这种变化虽自工业时代以来已经发生,但“互联网+”时代的民俗的变化影响深远。

  互联网时代的民俗变化虽然主要是传播方式的改变,但也实际影响着民俗生活内容。民俗已不再是特定地方小群体的自我服务的文化,也不是静态的代际重复。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模式的作用下,成为更大范围内的关注对象,民俗文化纳入了比较的视野,也被人们有意识地视为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是与全球文化密切联系的动态变化的文化存在,它不断重组与再造,传统民俗以变化的方式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变化特点。

  平心而论,我们已经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文化传播的便利,民俗文化的超时空传播,让我们不仅具有文化多样性的视角,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生态分布特点与价值。同时,它利用民俗文化共享的方式,增进了群体内部的团结与民族文化认同。更重要的是,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里,人们发现民俗文化传统中所固有的人情与人性的价值,重新

  检讨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记住乡愁的呼唤、乡居模式的开启,返回乡土、重振乡村, 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风尚。

  当然,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我们应该对互联网技术的双刃剑的杀伤力有清醒的认识,对互联网时代的民俗畸变情况有准确的把握。目前所见,互联网时代对民俗传承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脱离语境逻辑、碎片式的借用与模仿频繁发生,不同活动主题、不同活动场景中采借同一民俗意像,民俗文化的同质性问题十分严重;二是满足于互联网时代好奇慕异的风尚,将古老已经消失了的奇风异俗复活,进行特别的强化展示。这些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小群体的习俗,在生成的时代与特定环境中可能有其存在理由,但在今天被当作猎奇的对象,就是脱离民俗生活的滥用,不值得提倡。

  无论上面所说哪种现象,都是对民俗文化的过度消费,是对民俗文化是服务民众生活的文化本质的背离。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其内涵在于人伦之美与生活技艺之美,温情和谐是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文化建设需要理性的文化守护者与建设者。在一个充满变化的网络时代,如何有效发挥技术优长,将其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

  互联网时代传统民俗的形式与内容将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一些传统民俗观念、一些失去生活服务功能的民俗现象,将逐渐淡出;一些传统的民俗方式也会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形式改变;同时也会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逐渐形成新的民俗生活传统。在新的时代,一切变化皆有可能,唯有民俗服务于人、温暖人心的本性不会改变。

  传统民俗文化与互联网的神奇邂逅,二者必将碰撞出异样的光辉,它将烛照中华文明在传承中的新生之路。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5月21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梁昭]和美国民俗学家马克·本德尔教授一起看《百鸟朝凤》
下一条: ·变化正在悄悄发生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
·[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