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马福贞]童谣里的文化教养
  作者:马福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31 | 点击数:7340
 

 

童谣是我国民间歌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艺术结晶之一。童谣是在儿童中传唱的歌谣。古人云:“童,童子。徒歌曰语。”(《国语•晋语》韦昭注。) “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童谣产生于千百年来民众的生活和实践之中,具有非常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像古老和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口头上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童谣虽然篇幅短小,却往往以某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理想和追求。这些丰富的思想内容,借助儿童的口吻,不仅把普通民众的某些外在的历史风貌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巧妙地用艺术语言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示在我们面前,因此,它是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遗产,是儿童教育中极其珍贵的文化素材,至今仍有其社会认识和教育价值。
我国民众自古以来就用口头歌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用童谣来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教育下一代。寓教于乐,这是中华民族的在教育方面的一个优良传统。童谣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不仅创作并发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诸如摇篮曲、数数歌、绕口令、时序歌、猜谜调、连锁调、游戏歌、滑稽歌、颠倒歌等等,而且也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集体加工,反复琢磨、锤炼,至今已经成为民间艺术珍品。得以流传下来的童谣,大多是内容健康,主体单一,语言凝练,韵律优美,闪烁着民间文学特有的瑰丽色彩。这些多彩的童谣
因其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琅琅上口,形式多样,深得孩子们的喜爱,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整理、研究,认识其社会文化价值,对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有它不可忽略的借鉴价值。在童谣里,我们开始了最初的认知和学习,尤其是那些节日童谣,是我们童年时代吃着粽子,放着鞭炮,嘴里唱着的最美的歌,长大以后自然也成为我们每个人对家、对故乡、对亲情的记忆。童谣不但承载着金色摇篮里的梦想和希望,世代传唱,而且优秀的童谣寓教于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具体地说,节日童谣的教育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儿童对传统社会美德的认知
 
优秀的节日童谣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或劝勉讽戒的教育性内容,如敬老爱老的孝道美德、爱国主义的美好情操等。如贵州苗族童谣《端午》这样唱道:端午花,红又红,摘朵金花送金龙;端阳端阳,粽子粽,拿个粽子塞龙洞;龙戴鲜花吃粽子,吃饱粽子回龙洞,请你不要伤害屈原公公。如清明节童谣唱道:“清明节,雨纷纷,家家忙着去上坟,祭先烈,祭亲人,从小就要懂孝顺。”再如,重阳节童谣唱道:“九月九,重阳节,菊花盛开千万朵。 登山节,老人节, 我站山顶唱赞歌: 尊老敬老好传统,热爱奶奶和爷爷。”从童谣中儿童直观地懂得了什么是孝亲,逐渐认识到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儿歌能使儿童陶冶品行、美化性情。儿童在这类优秀的节日童谣中,必能更深入地领悟到诗歌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二、丰富儿童对各种知识的学习
 
节日童谣涵盖知识丰富,一般包括儿童生活常识、民俗节庆的祝贺、历史知识、民俗常识等,或者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甚至是关于鱼虫鸟兽、花草树木、色彩数字等的想象情节,不但生动有趣,合乎儿童胃口,而且题材包罗万象,更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因此,儿童可以从童谣中,获取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认识时令。如端午节童谣唱道:“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再如祭灶节儿歌唱道:“又到腊月二十三,老灶爷爷要上天。铡好草,拌香料,壮马喂得咴咴叫。”从这些儿歌中,少儿学习民俗知识等,既满足少儿求知欲,也丰富了知识,增长见识。
 
三、促进儿童智力水平的发育和提高
 
我国民间有一种儿歌叫算谜童谣,即寓数字运算于有趣的谜语之中,常见于节日儿歌。如算谜童谣《还有几天是“六•一”?》、《年画》、、《汤圆》[1]等,都是小朋友们普遍喜欢吟诵的童谣作品。例如《还有几天是“六•一”?》中唱道:“小朋友,笑眯眯,准备节目迎‘六•一’。我们儿童过节日,今天五月二十七,还有几天是“六•一”?大家掰掰小手指,月大月小别忘记。”再如,童谣《年画》:“新年画,贴上墙,我和姐姐喜洋洋。数一数,望一望,年画贴了多少张。姐姐比我多一倍,我比姐姐少两张你说各人贴多少?年画一共有几张?”(谜底:共6张,我贴2张,姐姐贴4张)这些儿歌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例如节日童谣《汤圆》,特别适合在节日欢快的气氛中,家长一边包汤圆,准备美食,一边和孩子们一起吟唱、娱乐,开展有趣的家庭亲子活动。《汤圆》中唱道:“包汤圆,煮汤圆,全家一起吃汤圆。爸爸碗里盛八个,妈妈六个盛进碗;我装四个小汤圆,锅里刚好剩一半。小朋友们来算算,共有多少小汤圆?”像这样的节日童谣既唱浓了亲情,又唱出了智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利慧]猴生肖与猴文化
下一条: ·[吉布呷呷]浅析凉山彝族丧葬中的哭丧文化
   相关链接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肖志鹏]新文科建设赋能民俗学发展的作用与路径的研究
·[姜晶晶]浅论非遗展馆(厅)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重视民间工艺的社会文化建构作用
·[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杨志伟]新媒体在罗山皮影戏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程伟明]模戳印花布工艺对文化润疆作用探析·[刘晓悦]民俗文化对家族成员间情感的凝聚作用
·[仁欠 张冲 仁青才让]卓仓藏族婚俗彩礼及其作用研究·[兰洁怡]浅谈南宁白话童谣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与保护传承
·李生柱:侗族童谣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和保护·[涂俊]民间美术在传统年节中的作用及文化产业发展
·[张启龙 张文艳 张统夏]红白理事会在村落治理中的作用·[邵凤丽]在场、认同与规训:网络技术在当代家族文化重建中的作用
·[邢涵 康保成]略论“会首”在民间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变迁·[张勃]发挥专业学会的智力支持作用,推动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发展
·[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邹明华:正视节日文化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