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把格萨尔王放到评书里
  作者:记者 陈莉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30 | 点击数:3945
 


 

2015 年 12 月 11 日,蓬蒿剧场评书《格萨尔王》发布现场,藏族歌舞表演

  2015年12月,一个冬日的午后,78岁的降边嘉措去了他“这辈子见过的最小的剧场”。那里要举办一个对他来说意义特别重大的仪式:发布普通话版《格萨尔王》评书。

  曾担任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格萨尔》学会会长等一系列职务的降边嘉措,是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中国最有名的《格萨尔》研究者。

  降边嘉措从事《格萨尔》研究的第一个30年,最大成就是完成了《格萨尔王全传》,以70余万字重新诠释了《格萨尔》。

  其后他一直致力于将《格萨尔》带下高原。如今,经历了近两年的寻找、制作、落地,整部40回、每回20分钟的普通话版《格萨尔王》评书在北京蓬蒿剧场面世。

  面对这个仅能容纳约百人的剧场,降边嘉措有些许失落。尽管合作伙伴告诉他“这是北京城内人气很旺的剧场”。而且更吸引观众的,显然是清亮的高原歌声、粗犷的藏族舞姿。

  这让降边嘉措不得不认真思考问题所在:是内容的改编、演员的选择,还是评书的形式抑或其他?

  先有剧本还是先有钱

  降边嘉措最早接触评书是60多年前。他本是来自藏川边界甘孜的康巴人,那里也是格萨尔王的家乡,史诗中岭国的所在。

  降边嘉措1951年随解放军进藏,和格萨尔王一样,他从甘孜前往高原。彼时军中藏族青年多做翻译,降边嘉措从文工团的汉藏语报幕员开始,后来给达赖、班禅以及中央领导做翻译。

  在京工作后,他经常收到北京名剧场的请柬,通过评书、相声和京剧,以及侯宝林、马连良这样的名角,他了解了汉族历史,“汉语水平迅速提高”。

  他觉得,这些形式也会帮助藏族文化更好地普及。

1980 年 7 月 6 日, 青海省京剧团在北京演出九场京剧《格萨尔 王》。
图为著名京剧表 演艺术家张君秋观看首 场演出后,向演员祝贺 演出成功

  京剧大师李少春曾下放青海,返京后为回报青海人对他的照顾,制作了一版京剧《格萨尔王》。“当时很火。”降边嘉措回忆说。如今京剧《格萨尔王》已是青海省京剧团的经典剧目。

  2012年,降边嘉措偶遇文化部外联局翻译处处长蒋好书。后者认为,相比其他国家的语言和故事,中国人应该更有机会和必要知道自己国家里的其他语言和故事。

  蒋好书还是RCR(Rural Culture Renewal,即乡村文化修复)乡村志愿行动的发起人,她最初希望以动画片的形式展现《格萨尔》。

  早在10多年前、降边嘉措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收到《狮子王》的碟片。赠片者表示,《格萨尔》可以像《狮子王》这样做成动画片,有更大的影响力。

  太行盛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亮曾计划投资《格萨尔》动画片,降边嘉措带他一同去甘孜与地方官员见面。

  面对规划中的“格萨尔机场”,种种利好都让降边嘉措相信,“格萨尔就要被重视了,就要被很多人知道了。”

  但是,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张亮对《瞭望东方周刊》解释:“做动画片需要大量资金,4000万元左右。因为市场形势不太好,找过很多机构都没有结果。”

  对于动画版《格萨尔》,另一个机会是2015年冬天在山西成立的格萨尔王动漫基地。

  受邀前往山西的路上,降边嘉措问基地负责人:“这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他的意思是:先有剧本,还是先有钱?

  因为这些年他碰到太多“你先写好剧本,肯定会拿到投资”的说法,结果“做了很多无用功”。

  降边嘉措发现自己是基地能顺利拿到投资的保证,“谁都不会相信你是骗子,他们希望我能先写出一个剧本来”。

  同样来自甘孜的德央,平时经营唐卡生意,也在筹备《格萨尔》电影。

  “她负责找钱,我负责剧本,还有一个人负责制作。听说导演找了李安,女演员也找好了,但剧本走了很多流程后,现在批文还没下来。”降边嘉措如此解释他听到的消息。

  德央在他看来是“有魄力的女企业家”。近两年唐卡生意下滑,即便员工工资发放困难,德央还是去注册了电影公司。

  这次评书发布会的藏族演艺团队也是德央请来的,“评书原来的投资人已经没投钱了” ,降边嘉措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5-12-24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守华]延续每一个故事“自己的生命”
下一条: ·[乔晓光]符号的故事
   相关链接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
·[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文学的变迁
·[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
·[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