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古籍中的妖魔鬼怪:魔出自梵文 鬼分三十六种
  作者:葛凯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8-02 | 点击数:7566
 


  法制晚报讯(葛凯迪)谈及文学作品中的妖魔鬼怪形象,或许大部分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西游记》,看着唐三藏和四个徒弟一路斩妖除魔,我们也对妖魔鬼怪有了最简单而直观的印象。2015年这个暑期两部国产动画片《捉妖记》、《大圣归来》再次借力传统典籍里的这些形象,狂热吸金。那古代专著及作品里的妖魔鬼怪像胡巴一样天生萌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说文解字》、《礼记》等史籍里一探究竟。

  妖 谓之“反物”“精怪”

  妖魔鬼怪四字最早出自元代著名文人李好古《张生煮海》中的第一折:“我家东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便信着他跟将去了。” 自此,妖魔鬼怪四字便时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各种危害人民的邪恶势力。但说起妖、魔、鬼、怪四个字的来由便可追溯到《说文解字》对此的记载。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妖”的释义,可分为两个最基本的意象,一指反常怪异的事物和现象,这也是“妖”最初的含义。《说文解字》中对于“妖”字作出了如下释义:“地反物也,从示,和神同类。”同时《左传·宣公十五年》也对“妖”有以下描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以上两种说法都明确指出妖为世间反物,反物即为群物失去常性或常态。此外,《左传·庄公十四年》中还写道:“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这里所讲述的妖就不再是一个准确的实体意象,其中的“服妖”并非指衣服成了精变为妖孽,而是借此表达在对人们衣服装饰有着严格规定的古代,人们身着奇装异服,乱了礼制,如妖一般违反常态,以此来贬低此类人群。

  相较“妖”的第一种意象,第二种则更为人熟知。“妖”还指自然界中各物所变成的精怪,一般均有实物原形。说起妖,狐妖可能是所有妖类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了。汉以前,狐妖之说鲜有,但晋代之后便屡见不鲜。从葛洪《抱朴子》中狐狸满三百岁,化为人形,到《西京杂记》中,古冢白狐化为老人入人梦,再到干宝《搜神记》中对狐妖的细致描写,晋代谈狐的各类作品不计其数,甚至日趋成为社会风尚。到了唐代,狐妖题材更是被无限扩充和放大。《广异志》、《宣室志》连篇累牍,《太平广记》专录狐事者达九卷之多。不过此风未能盛行许久,到了宋、明两期,谈狐作品便日渐减少。直至清朝《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大行其道时,狐妖题材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其中阿紫、辛十四娘、妲己、小唯等均通过妩媚多姿的外形、性感迷人的举止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魔 邪恶之能

  说起“魔”不得不谈及佛教。据记载,“魔”字最早出自梵文“魔罗”,又在众多佛经中被译为“磨”,直至南朝梁武帝时期,人们才因其恼人之秉性而全部改为“魔”字。在佛教中,习惯将一切扰乱身心修行,破坏行善积德的人以及心理活动均称作“魔”。其中佛教经典《大智度论》卷五中曾对魔有过详尽而全面的释义:“问曰:‘何以名魔?’答曰:‘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 同样,在古代印度神话及宗教文献中写道,世界分为多个层次多个天宇,其中第六天宇的统治者便是魔王波旬。作为第六天宇的统治者,魔王波旬非但未曾为百姓谋福求利,还时常和他手下的魔将到下界捣乱,可谓坏事干尽,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因此魔王波旬也被人们视作邪恶势力的代表,并称之为恶魔。

  虽都为异己的代表,但妖与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些许区别。纵观中国的各类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传说,妖虽魅惑人心,娇媚多姿,但却也时常行善甚至有些妖比人类更懂得存善心行善行。譬如《画皮》中温柔善良的小唯,《白蛇传》中为报恩而献身的白蛇。但魔在中华文化的概念中却始终是邪恶的代表,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而出现并存在的。在数千年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世俗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外来的“魔”逐渐与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合流,并成为文人墨客笔下常用的“妖魔”、“泼魔”、“魔头”等词。细数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神魔小说,不难发现其中所有的“魔”几乎都是“怪”,是“妖”,是“精”。如《西游记》中的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其真身实为牛精、蛟精、鹏精,或称牛怪、蛟怪、鹏怪。

  鬼 非灵乃魄

  在妖魔鬼怪四字当中或许“鬼”是最易区分的了。早在几千年前,《礼记祭义》中就曾记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庶人庶士无庙者,死曰鬼。”可见,鬼即人死之后,阳寿殆尽,阳间躯壳已破,唯剩的非实体单元。按照《说文解字 (卷九)鬼部》中的记述:“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鬼为至阴之物也可称之为魂,相较“妖”“魔”“怪”而言是一种相对无形的实体。但按照传统的佛教理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把一切众生分为六道轮回,其中前世今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就是灵魂记忆,也因此按照不一样的灵魂记忆,将鬼分为三十六种。其中人们较为熟悉的有获身鬼(迦婆离)、食吐鬼(槃多婆)等。

  日常生活中,鬼对于人们而言时常被当做一种可怕的神秘力量,甚至大人们还不时以鬼来震慑孩子们。而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形象的牛头马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鬼怪了,实则为阎王的两个鬼卒,分别长有牛头和马面故因此而得名。

  怪 危害力较低

  相较“妖”、“魔”,“怪”的旨意就显得极为明了和简单。按《说文解字》中所写,“怪”释为“异也”,指自然界奇异怪诞的事或物。庄子曾说“人妖物孽曰怪”。不难看出,妖与怪的初义极为相近,所以人们也常将二者合称“妖怪”,并用此来指代怪异、反常的事物与现象。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将妖怪与各类自然现象甚至是灾祸联系在一起,通常意义上把妖怪的出现看成是所有灾祸即将发生的前兆,以及天神对人类的警示。《孔丛子·执节》中记载:“若中山之谷,妖怪之事,非所谓天祥也。”《汉书·循吏传·龚遂》也有写道:“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 无一不证明了在中国文化的传统观念中,“怪”一直被视为不祥之物,但和“妖”“魔”等比较,其危害力似乎又不及其他。望文生义,“怪”更强调的是其背离常态的迥异之物。其中,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可谓是最为典型的妖“怪”,其真身为狼,后经过修炼法力无边。

  精 集天地灵气

  除去妖魔鬼怪外,还有一类被称之为“精”的存在。按照《周易·系辞上》所记载:“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唐代孔颖达疏:“云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可见“精”一向被人们认为集天地万物之精华,阴阳之灵气后所形成的超自然精灵。除此以外,精也时常被用来代之将给人们带来灾祸的反常怪异的事物,在该意象中与“妖”“怪”的含义极为接近,因此人们也常用精怪、妖精来代指此类事物。早在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十八中就有记载:“明日视之,乃老狐也。自是亭舍更无妖怪。”此处所指即狐狸所幻化而成的精灵。同样,《搜神记》卷六则记述:“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充分解释了“精”即集天地灵气的存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蛇传》中白蛇就是修炼百年的蛇精。相传白蛇为报答许仙之恩而化身白娘子并与其结成夫妻,从而成就了一段百年佳话。

  文/葛凯迪

 

  文章来源:中新网-法制晚报 2015年07月28日 14:05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李公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民图像与中国象征
下一条: ·[毛巧晖]忆老舅贾芝兄弟二三事
   相关链接
·[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王玉冰]中国妖怪学在欧洲:高延对民间故事的研究及其影响
·[刘晨]早期道教死后世界观念与“泰山治鬼”·[黄景春]从厌镇鬼神到祈求风水荫佑
·[孙宇飞]民间信仰与防疫·[林玲]关羽早期瘟神信仰研究
·[刘媛小祺]《子不语》中的鬼故事研究·[张小军]鬼与灵: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的“鬼”观念与传统帝国政治
·[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核心母题及分类方法·[陈冠豪]论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情节结构
·[陈冠豪]中国当代鬼传说之概念指涉·[翁敏华]论元明杂剧鬼戏及其民俗文化表现
·[乔天一]古籍文献中的北京岁时·[张庆辉]河北安新县关城村“音乐会”调查与研究
·[何泠静]海外苗族原始宗教的展演·[于鲁·瓦尔克]研究鬼故事的理论与方法:理解“费解”
·[许晔]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中国的妖怪复活了吗?·[张士闪]“ 鬼节”与“鬼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