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对话:时代变迁,民俗变脸
  作者:柏琳 岳永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4-27 | 点击数:9017
 


“鞭春牛”一类的民俗文化活动
实际上是精英阶层和大众对立的一个典型。

 

 
《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
 作者:岳永逸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定价:55.00 
 


  变迁 生活方式改变着既有民俗

  新京报:你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长大的?你觉得而今无所不在的“都市性”给你的老家带来了哪些变化?

  岳永逸:我是四川剑阁人,老家在川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我每年都会回去,这几年感触最深的有两个:第一,家家户户几乎都盖了二层小楼,有了用燃气的灶台,柴火没了用武之地,就很少有人上山去砍柴了,山区的环境居然比我小时候好,由于长时间没有人迹,山上甚至还出现了野猪、野鸡等,这在我小时候无法想象。但是城市化也带来另一面,为了发展经济,由于山区没有如矿产等经济来源,只能大力发展养殖业,养很多鸡和猪。由于养殖业造成的污水排放处理不当,造成昔日的清澈河流如今臭气熏天。都市化进程对于乡村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青山”,一方面却毁了“绿水”。

  另一个是村里人口越来越少。我小时候村子里少说也有二百多人,如今大量青壮年去了城市,过年时整个村子里剩下不到十个人,全是老人。由于村里通了光缆,几乎家家老人都有了手机,过年时孩子都改打电话而可以不回家了。由于通讯方式的改变,村里人可以随时随地和在外地的子女亲朋通话联络,于是过去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变成了今日“面对屏幕或语音”的交流,看似物理距离变短,实则情感距离变长了。

  新京报:这的确是一个正能量和负能量同在的都市信息时代,诸如微博、微信、QQ视频等社交工具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心性。你的书里第二部分谈到了都市子民的心性,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我们是谁》,探讨了当下中国城市人的心态。这种“活在当下”的都市心性,是否会在都市民俗上形成一种异样色彩?

  岳永逸:谈到这个,可能需要比较一下过去和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心态吧。当中国的大城市进入信息时代,实际上也进入了一个“视频时代”,此时都市人交往的频度提高了,情感交流次数也增多了,但同时这样的“情”也变淡了。每个人都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想和别人联系了,就微信留言或者打电话发短信,每个人都必须被动地接收这种讯息,原则上说你是无法拒绝的,这种虚拟交往具有一定的荒诞性。而带有“乡土性”的面对面交往,即使是吵架,带来的也是真切的感受。在北京城大范围拆迁前,我曾走访过琉璃厂、什刹海周边几个老胡同,那些胡同一个四合院里住着很多人,大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上公共厕所。大家经常穿着睡衣,趿拉着拖鞋在厕所聊天,为了争用水龙头也会争吵,可是遇见下雨天,又都会很自然地帮邻居收衣服。这些公共生活空间中的家长里短,成为拆迁前人们对彼此最为真切的情感记忆。我们现在可能会听说很多拆迁户老人不愿意撤离,其实他们根本不是为了多要点安置费,而是因为他们害怕孤独,他们知道自己一旦搬到单元房里去,对面的人完全不相识,那份与人交际的情感就不复存在了,自己的人生也就到了尽头。

  而我们记忆中的“乡土中国”,完全不是这样。比如我的老家,从前过年时要杀“年猪”,当天就会自发给村里的人送去猪肉,所以“人越走越亲”。可如今的都市化、信息化表面上使得交流越来越不费劲,实则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我们只能通过手机里人的声音言语来判断这个人,这实际上降低了对彼此的理解性。这种都市生活的“自我中心化”,也容易产生一种现象:某个事件或者举动会突然之间成为热点,乃至成为一种都市现象(或景观),比如现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类小剧场、话剧演出等,总有一群人去看。就像我曾经研究的东北二人转的都市化——赵本山及其团队的大红大紫为代表的媒介二人转,它在乡野传承基础上,赵本山等人因为能捕捉观者心思,抓住现场观演关系的矛盾所在,所以很容易就火起来。北京的郭德纲、上海的周立波都是典型。现代都市人的心性具有隔膜性,生活压力大,节奏快,需要有一个地方集中释放这种压力,小剧场、德云社等民间文艺生发场所,就这样在都市人隔膜的心性中,长了起来。

  新京报:这种都市子民的隔膜心性,是东西方社会的城市居民共同具备的吗?

  岳永逸: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城市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源自于西方的,它和我们传统中国的都市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基于农耕文明发展的城市,其结构还是基于“天地人神”的敬拜,比如北京的天坛、地坛和月坛,都是为表达人对天地的理解,过去的城市还是“人”的,但今天我们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城市,却是属于“车和房子”的。过去的老城为什么让人感到舒服?因为它会让你觉得人是城市的中心,而现在看似高楼林立的城市,是为车让道的,人被淹没在车流和建筑的阴影中。

  变脸 民俗成为猎奇的表演

  新京报:这种都市心性下的民俗学想必会有另一番面貌,你在书里经常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现今民俗学生态——近些年来北京建国门街道倾力打造的“鞭春牛”仪式,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文化活动对呈现当下都市民俗学的现状有代表性?

  岳永逸:这个活动我观察过很久,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完全是一群所谓的民俗专家进行的精英表演秀。“鞭春牛”活动从五四以来就被认为是与土地相关的愚昧的民俗,这个活动在被破除了一百年之后,突然冒出来一批专家告诉老百姓,在建国门这个地方从前是有“鞭春牛”民俗的,你们大家都忘记了,我们需要把它恢复过来。但在大众传媒的引导层面,我们却被告知要像一个都市的“文明人”,这个和农耕土地相关的“鞭春牛”实际上和百姓的生活已经脱离。这种所谓的民俗文化活动实际上是精英阶层和大众对立的一个典型。

  新京报:这种难与当下社区百姓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伦不类的民俗,我注意到你最新的一篇研究文章就叫《民俗的变脸》,探讨了民俗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从交流工具沦为了交际工具,可否具体谈谈?

  岳永逸:其实,在如今的城市里层出不穷的民族风情园、官办节日、祭典等都是民俗的“变脸”。官方进行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建设,试图通过空间的挪移,把这些异地的、过去时间的民俗搬移过来展示,这种风俗或者仪式其实和原先的已经大相径庭,但这种活动的意义在于,它满足了那些无法亲身前往的民众的期待和新奇心理。

  民俗在传承中一直经历着变化,但究竟会变到何种程度?是否说只要有群体认可并参与,就能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民俗?从这个意义上说,星光大道也好,各种原生态歌舞大赛也好,展示出来的地方性民俗特色,通过传播,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了某个地方具有某种风俗,即使这种了解的准确性很可疑;而对于这个民俗产生地的人民来说,他们也是需要这种传播和展示的,这种民俗的“变脸”具有一定的文化宣传作用。当下如火如荼进行的“申遗”,其正面作用就在于,让人们知道原来我们的国家有这么多值得珍视和保护的东西存在,而保护的功效怎样,则是另外一件事了。总的来说,在寻求经济发展、寻求民族文化独立这几个平面的力量共同作用下,民俗实际上已经从过去人们面对面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沦为了不同群体操纵和表演的工具。

  民俗的这种交际性成型后,回流到民间,甚至会形成一种自发行为。比如泰山风景区这几年搞的“封禅”大典,井冈山革命旅游区搞的革命根据地实景演出等,当地百姓在经济发展的欲求之下,会自然冒出这种活动,即使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这些各地民俗的“变脸”实际上和这些年我们的都市化、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象纷纷现身。

  新京报:在你看来,中国都市民俗学的现状,是否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现代性?

  岳永逸:作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下正在发生的都市民俗是很明显的,但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都市民俗学却跟不上了。当下很多民俗学者骨子里还带有相当保守的意识。比如今天城市生活里的生老病死,孩子如何出生、妈妈怎么做月子、老人的丧葬怎么完成,这些当下的民俗现象研究基本是空白。所有的民俗研究都还在写过去,比如关于北京民俗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基本已经消失的老北京的人事,丧礼中的阴阳生、分娩礼中的收生姥姥等,仿佛今天的北京人不会过日子,或者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我们当下的(都市)民俗学,是从文献到文献的,五十年后的人想从书里知道我们今天怎么过日子,显然很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都市民俗学相对中国正在经历的都市化和现代化来说,是非常滞后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 柏琳

 

  文章来源:新京报 2015年04月2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愁与乡音
下一条: ·朝戈金:徜徉在国际人文学术的园地里
   相关链接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岳永逸]器具与房舍:中国民具学探微
·[岳永逸]“杂吧地儿”:中国都市民俗学的一种方法·探索都市民俗学研究的现代意义
·[岳永逸]故事流:历史、文学及教育 ——燕大的民间故事研究·经济民俗学:传统民俗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
·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岳永逸:《举头三尺有神明——漫步乡野庙会》
·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岳永逸]庙宇宗教、四大门与王奶奶
·[岳永逸]学术“同工”杨堃的批评·经济民俗学与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学术论坛暨第六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征文与创意产品征集启事
·[岳永逸]社会组织、治理与节庆:1930年代平郊的青苗会·[岳永逸]孙末楠的Folkways与燕大民俗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