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基地与中心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机构基地与中心

积极开展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共同研究”课题
——“2014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高层论坛”达成基本共识
  作者:金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20 | 点击数:10440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的深入调查与研究,提高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人才培养与科研队伍的水平,加强各民族学者和各地学术机构及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14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高层论坛”于2014年12月4日-7日在西北边陲的喀什噶尔召开。

  本次论坛由喀什师范学院、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喀什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姑丽娜尔•吾甫力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喀什师范学院院长艾尔肯•吾买尔致欢迎词,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代表中国民俗学会致辞,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阿布都许库尔•莫拉克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敖其教授也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出席了会议。

与会学者合影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北方诸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东北、华北、西北)”。来自北京、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民俗学会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满族、回族、哈萨克族、土族、达斡尔族等9个民族的36名学者和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会议,共宣读论文18篇。论坛分为四个单元进行发表、评议和讨论。会议发言和讨论主要围绕民间信仰、民间工艺与生活民俗、社会民俗、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以下几个议题展开。

会场实录

  一、民间信仰

  本次发表的论文中,涉及民间信仰的论文有热依拉•达吾提教授的《维吾尔族麻扎变迁研究——以伊玛木阿斯木麻扎为例》、鄂崇荣研究员的《青海多民族民间信仰与历史记忆》、地木拉提▪奥迈尔教授的《突厥语民族民间信仰——萨满教》、阿地力•阿帕尔副教授的《维吾尔族的鬼信仰研究》和金蕊博士的《结构与功能:穆斯林斋戒意义解读——以新疆昌吉二六工村回族斋戒为例》。这些论文基于丰富详实的田野调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从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跨学科的视野对北方诸民族的民间信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今后推进不同宗教信仰及其民众实践的存在样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依拉•达吾提教授的“麻扎”讲述

鄂崇荣研究员与在场学者积极互动

地木拉提▪奥迈尔教授的萨满解析

阿地力•阿帕尔副教授的鬼信仰析读

金蕊博士的斋戒阐释

  二、民间工艺与生活民俗

  岗措副教授的《藏族妇女服饰中“邦典”的象征意义——以卫藏地区的习俗为例》、艾山江•阿不力孜副教授的《维吾尔妇女头巾:从民俗的视角到文化人类学的考察》、施立学教授的《满族与朝鲜族刺绣文化之比较》、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副教授的《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研究——摇床制造艺术为例》,以及葛小冲副编审的《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教育传承——以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古突”为例》等论文,从多学科的不同视角,对北方民族的民间工艺和生活民俗的关系提供了较为深入的田野调查资料和理论阐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岗措副教授的“邦典”象征

艾山江•阿不力孜副教授的头巾考察

施立学教授的刺绣文化之比较

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副教授的摇床文化

葛小冲副编审的“古突”释读

  三、社会民俗

  阿布力米提•麦麦提教授的《试论维吾尔族取名习俗及其历史文化内涵》、沙吾提•帕万副教授的《从巴扎到小区:喀什老城社区共同体的转型》和双金副教授的《蒙古族传统葬俗的几点思考》等论文,则从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不同视角对北方民族的社会民俗进行了详尽的文献搜集、深入的田野调查及文化阐释研究。学者们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及其走向进行了讨论,从学理阐发到实践意义,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阿布力米提•麦麦提教授的取名习俗

沙吾提•帕万副教授的共同体解析

  四、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

  以下论文从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出发,基于北方若干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田野调研和学术史资料,针对当下民间文学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展开讨论,包括乌斯曼•斯马义教授的《维吾尔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概况》,牙森江•买提尼牙孜•提克副教授的《试探故事的歌手“达斯坦奇”》及万玛项欠教授的《社会转型期藏族口头传承及文化空间变迁调研》。

  

乌斯曼•斯马义教授的研究经验

牙森江•买提尼牙孜•提克副教授的“达斯坦奇”

会场一瞥

  五、综合研究

  赵宗福教授的《南京竹枝巷移民后裔视觉中的河湟蕃人》,从民族学的视野看民间传说故事的记忆和流变,揭示“南京竹子巷”是青海汉族族源的记忆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超越了汉族本源的自身意义,起到了汉民族的向心力和民族精神的塑造的作用。敖其教授、沙金博士生的《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在详实的田野资料基础上,进一步阐释草原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赵宗福教授的南京竹子巷

敖其教授的草原文化

会间的热烈讨论

  围绕上述问题热依拉•达吾提教授、岗措教授、迪里木拉提教授、鄂崇荣研究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的同时学者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本次高层论坛的学术研讨,参会学者们达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共识:

  1. 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汉文书写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涉及人名、专名、文类、民俗生活事象和传统知识等方面的概念、术语和专用语汇的使用和表述;应倡导在尊重不同少数民族语言表述规律和文化表达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准确书写;与此同时,建议学会和中心组织学术力量,通过多方面的协作攻关申报“共同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完成具有科学依据的实证性调研报告,提交政府相关部门,以利尽早建立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生活世界进行准确书写的学术表述规范。

  2. 进一步加强北方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和宗教仪式的比较研究,为民间信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学理依据,引导民众遵循自身的传统,并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

  3. 进一步深化北方少数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民俗生活的实践意义和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承,创造更大的学术空间。

  4. 在民俗文化面临着急速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在保护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民族文化传统与当下实践的关系,值得学界和非遗保护专业机构进一步探讨。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还专程到克州阿克陶县皮拉力乡阿克土村,在维吾尔村民家中欣赏了96岁达斯坦传承人卡德尔•麦合素提等表演的《艾力甫与赛乃姆》等传统曲目。此外,学者们还考察了喀什大巴扎、高台民居传统建筑等喀什地区特有的地方民俗传统。

  (撰稿:新疆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金蕊)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青海·湟源西王母文化论坛顺利举办
下一条: ·2014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现状与前瞻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