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翁敏华:教材“减负”莫拿古诗开刀 文化基因还须心口相传
  作者:“中国网事”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13 | 点击数:2940
 


  近来,古典诗词和散文传承不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教材里古诗词严重缩水;另一方面,“国学”热度持续上升,众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往各类“国学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减负”该不该拿古诗词开刀?“中国网事”记者多方采访有关专家学者,他们认为,相比于课本中新增的那些“时髦”作品,古典诗词歌赋的德育和美育作用更为明显,更有利于文化基因的传承。

  教材可“瘦身” 古诗非“赘肉”

  据了解,随着新一轮课改工作的展开,一些地方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删除了部分古诗词。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改革的初衷并非认为诗词学习不重要,而是给课堂“减负”,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古诗词移至“听读材料”,希望以更丰富的教学形式、更自主的学习时间来帮助孩子理解这项传统文化精髓。

  但“删诗减负”一说仍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古诗学习究竟是不是负担?传统文化在当今又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一些网民和专家疾呼,教材可“瘦身”,古诗非“赘肉”。

  “女儿今年读大学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她只记得那几首诗,其他那些空洞的和时髦一时的文章,老早忘到了九霄云外。”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关干部、“宝宝念诗”微信公众账号发起人韩可胜认为,诗歌是千百年检验下来的韵文,更容易记,也让人终身受益。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翁敏华说,古典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深奥晦涩。汉语言自古富有音乐性,“秉承‘中国性’,很重要一点就是要精心呵护并不断激发孩子身上的‘诗性’。”

  在传统文化中汲养更易获得“幸福感”

  “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最近热传于网络据称为“民国时代小学生作文”,引来不少人“膜拜”。不少网民认为,爱诗的人往往更爱生活,保有一颗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懂得从古人智慧中吸取涵养,更容易在当今时代获得“幸福感”。

  韩可胜举例说,北宋汪洙编写的一组《神童诗》,都是当年给孩子启蒙用的教材,行文很直白,却流传深远。“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这些经过千百年岁月沉淀的词句,愈发显示出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文化底蕴。

  “社会的进步,有时候也让人迷惘,找不着幸福感。”韩可胜说,很多时候,这种“迷惘”是与跟传统文化的割裂有关的。

  “我们不要自认为现在的孩子就不喜欢古典的东西。很多诗歌朗朗上口,音韵优美,孩子学起来也很快乐。”上海家长张先生说,课本删减诗词给学生“减负”,初衷值得肯定,但难免有矫枉过正、舍本逐末之嫌。“因为国学根底浅,孩子的作文总是显得干瘪无味。我们并非希望老师一味教孩子识字、背诵,而是帮助他们理解蕴含其中的精神。语文课不能减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传承文化精髓:课本为纲,课外为辅
  传统文化应该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的教育传统,在当今不仅不应该减弱,反而应该加强。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朱大可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割裂的,语文课本无论是增减古诗词、散文,还是加入流行文化元素,作为语文教育的探索是必要的,但必须审慎对待,或可给予一线教师、家长、学生更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朱大可等专家还提出,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及文化元素,要大力扩展其运用至课外的途径。例如,可借鉴西方经验,开发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教育类游戏应用;同时,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儿童剧、音乐剧中,也要有传统文化主题。“目前,一些儿童剧水平之低令人不忍直视。如果能有好的儿童作品持续涌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焕发生机活力。”

  翁敏华认为,传承中国文化,除了学校,家庭氛围也很重要。“更关键的是,整个社会要形成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只有整个教育系统形成合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在孩子心中扎根,教材的修订也会更接地气。”翁敏华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4年09月11日 08:51:1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陶立璠:“七夕节”保护需要坚守
下一条: ·刘魁立:非遗保护要遵循契约精神 强化公产意识
   相关链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
·[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
·[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
·[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
·[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李毓 林立英]文化濒危与教育:水书文化传承的实践特征与机制
·[丁庆旦]山野歌嘹亮·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
·[陈有顺]凉州姓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杨慧 雷建军]乡村的“快手”媒介使用与民俗文化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