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黄灿]哈特利:数字时代的文化先知
  作者:黄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1 | 点击数:4586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展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

 《数字时代的文化》[澳]约翰·哈特利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刊发一篇题为《青少年的秘密生活》的专题文章,评论当时迷恋数字化生活的年轻人:“澳大利亚今天的青少年 是对电子产品最娴熟、教育程度最高也是最有全球意识的一代。他们有钱,对努力学习找工作抱实用主义态度,而且很乐观。他们是‘点击进入’的一代,生活在民 主化的家庭里,妥协谈判,觉得自己有权享受私人空间。”年轻人的数字化转变引起了澳大利亚社会的惊奇,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希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 家长和教育者对数字时代的态度比较复杂。北、上、广等地,微信购物已经开始渗透生活小区,足不出户,蔬菜水果可送货上门。家长也更乐于自己的孩子较早接触 和掌握网络这一强有力的工具。而在其他很多地方,青少年接触网络还被社长视为洪水猛兽,避之犹恐不及。

  不管是拥抱、犹豫还是抗拒,数字时代已经确凿无疑地到来了。曾经只是社交娱乐工具的互联网络,正在更大意义上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当很多 人还徘徊在这扇缓缓开启的数字大门外时,《数字时代的文化》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门内”的视野。作为一名享有国际盛誉的文化研究学者,约翰·哈特利推陈 出新,高屋建瓴地分析各种领域中的数字媒体的使用,包括创意产业、数字化叙事、新闻、媒体化时尚等,探讨了商业和文化的动力机制与大众文化的潜能。哈特利 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关注。他不止一次地在本书中提到“中国世纪”,并辟专章研究中国的新兴风险文化和社会网络市场,研究世界顶级时装杂志落 地中国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文化意义。也许他对中国的看法有很多个人化的特色,但这种关注是善意而理性的。与当下一些零星的数字网络文化传播研究相 比,《数字时代的文化》一书更具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它提醒每一个已经站在Web 2.0时代大门前的读者,如何调整姿态,以一种新的目光关注新的时 代,关注新的文化,是我们面临的迫切的事情。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0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姜广辉]从神话到史实
下一条: ·[刘锡诚]郝苏民《骆蹄梦痕》序
   相关链接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徐才丹]“表演类”非遗的数字化路径与实践反思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
·[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郭静暄 赵永恒 马驰 张有明]人工智能助力下的民族冰雪体育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
·[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