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出版资讯

首页动态·资讯出版资讯

新书推荐:《民俗学和互联网研究的概念性框架》
  作者:杨敏 编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6-15 | 点击数:3033
 

·新书推荐·

《民俗学和互联网研究的概念性框架》 特雷弗·布兰克/编

  5月,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英语与传播系助理教授特雷弗·布兰克(Trevor J. Blank)编写的新书《民俗学和互联网研究的概念性框架》(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Folklore and the Internet)。

  该书开拓了民俗学研究的新领域,对互联网民俗研究进行理论化阐释。布兰克在书中表示,传统主义者总是认为民俗学领域的田野调查只能在田间地头进行,因此常常忽略数字化,认为数字化仅存在于技术和大众媒体领域,无法在网络空间内开展田野调查。但他却认为,在现代互联网出现的早期,网络中就充斥着新奇的术语、故事、恶作剧和传说等,网络民俗学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也是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兰克将互联网视作民俗学家重要的分析领域,并为数字化的民俗研究设定了相关研究议程。(杨敏/编译)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13日第607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集出版
下一条: ·新书推荐:《20世纪新故事文体的衍变及其特征研究》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7期活动预告(2023年1月15日上午8:30)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名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
·[衣晓龙]作为心灵图像物化的徽州民居·[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
·[肖志鹏]新文科建设赋能民俗学发展的作用与路径的研究·[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林继富 赵尔文达]“施政参考”的民俗学·[李向振]日常时间:当代民俗学转向生活实践研究的重要维度
·[李刚]数字人文技术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