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黄永林]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有待加强
  作者:黄永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24 | 点击数:3015
 


  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一个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内容,是重要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我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应当在培养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分类尚欠科学,在高校本科中没有设置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工作刻不容缓。

  科学定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学科

  从研究生教育来看,其学科定位还不够科学。要科学定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这两个学科,必须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之间的学科关系作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其一,由于国际上通用的Folk-lore一词实际上是一个“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的民俗学范畴的词语和概念,不属于其他任何学科范畴,而且这个概念包容量很大,因此,民俗学学科应经过拓宽、调整后,升到一级学科的位置,现在处于二级学科地位,显然大大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其二,由于民间文学在我国曾经与“人民口头文学”是同一学术名词,对民间文学进行语言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口语文学或语体文本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分类体裁、叙事形式、格律样式、修辞手法等的研究,无疑都是对该学科的本格研究,因此,民间文学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应作为它的二级学科,而不是现在的三级地位。其三,由于民间文艺就其产生、发展、流变和活动形态、存在样式而言,主要是“民俗的”,因此,它又属于“民俗文艺”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民间文学相对应的民俗文艺(或民俗口头传承)还应列入民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建议把民俗学提升到一级学科上来,将民间文学和民俗文艺分别归属于中国语言文学和民俗学两个一级学科门类下成为二级学科,以适应我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科学规范的要求和发展的实际需要。

  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

  从本科教育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尚未设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业,这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缺憾。为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对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在高校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十分必要。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以其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学科特征,对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和谐能产生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竞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的当今,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使得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人才的前景看好。因此,培养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人才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在高校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也是人文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与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经济学、民族学等学科存在着交叉关系,因此,增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本科专业,可以增进各学科的联系与融合,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有利于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环节

  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必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且构成一个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它既可以基础文化课程的形式出现,也可以实践课程的形式实施,还可以作为研究性拓展课程开设。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学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从实施过程到评价体系都应体现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材的建设,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具有不同地方色彩的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程。

  由于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传承的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上显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注重实践环节。因此,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调查相结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教唱民间歌谣,学讲民间故事,临摹民俗图画、演练民俗游戏,观看民俗音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接受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另一方面,由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产生于民间生活,因而,对学生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拓展到课外去,开展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参与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实际活动。

  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手段建设

  目前我国从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师资队伍数量严重不足,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合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大力重视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把他们作为整个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鼓励他们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深造,从而优化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师资队伍。

  针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为此,高校要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教学提供必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如建立专用多媒体教室,编制多媒体课件,举办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使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质量和比重不断上升。还要加强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专门网站、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开辟信息交流渠道,促进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信息建设和资源的共享。

  ■华中师范大学 黄永林

  (本文刊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7月19日第3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08年07月19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华东师范大学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
下一条: ·人文学科的学子们如何接地气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