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杨利慧 张成福:《中国神话母题索引》
  作者:杨利慧 张成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08 | 点击数:11247
 


四、文化起源母题(1400~1899)
1400——1409文化起源的一般母题
1400文化的起源
1410——1549文化事象的起源
1410火的起源与使用
1430人类食物的获得
1440粮种的起源与获得
1450特定食物的起源
1460五谷的起源
1470蔬菜的起源
1490水果的起源
1500饮食器具的发明
1520其他日用器具的发明
1530工具的发明
1550——1699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起源
1550耕种的起源
1560农具的发明
1570驯化动物的起源
1590其他生产生活方式的起源
1600中草药的起源
1610文字的起源
1620语言的起源
1630民族语言的起源
1650文学艺术的起源
1660时间的划分
1670空间的划分
1700——1899风俗的起源
1700婚姻习俗的起源
1710丧葬习俗的起源
1720其他人生仪礼习俗的起源
1730崇拜的起源
1740其他信仰习俗的起源
1750饮食习俗的起源
1760服饰习俗的起源
1770居住习俗的起源
1780农业生产习俗的起源
1790岁时节日的起源
1810民间俗语的来源
1820文化的起源——其他母题
五、动植物起源母题(1900~2649)
1900——1919动物起源的一般母题
1900动物的初始状况
1910动物的起源
1920——2099特定动物的起源
1920家禽家畜的起源
1940走兽的起源
1960爬行动物的起源
1980两栖类动物的起源
1990水族类动物的起源
2010鸟类的起源
2040昆虫的起源
2100——2119动物特征的一般起源
2100动物特征的起源
2110动物的特征是从其他动物处获得的
2120——2399特定动物特征的起源
2120家禽家畜特征的起源
2140特定走兽特征的起源
2170特定爬行动物特征的起源
2180特定两栖动物特征的起源
2190水族动物特征的起源
2200鸟类特征的起源
2240特定昆虫特征的起源
2270特定动物特征的起源——其他母题
2280动物与人的关系
2300动物的起源——其他母题
2400——2419植物起源的一般母题
2400植物的最初状况
2410植物起源的一般母题
2420——2499特定植物的起源
2420农作物的起源
2430树木的起源
2450花草的起源
2470藤类植物的起源
2480特定植物的起源——其他母题
2500——2509植物特征的一般起源
2500植物特征的一般起源
2510——2649特定植物特征的起源
2510特定农作物特征的起源
2540特定树木特征的起源
2560特定花草特征的起源
2570特定藤类植物特征的起源
2580特定植物特征的起源——其他母题
2590植物与人的关系
2600植物的起源——其他母题

主要参考文献及其简称或代码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马昌仪 编选:《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上、下册)
下一条: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朱宝姝]“卵生”与“洪水”母题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赵秋谨]明清民间故事漂泊母题研究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媛媛]关于中国灰姑娘型故事形成与传播路径的相关思考
·[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
·[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乌哈娜]阿尔泰语系AT325型魔法故事与达斡尔族《松树姑娘》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