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朝戈金:“多民族中国的中国梦”
——朝戈金出席“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并发言
  作者:杨楠   摄影/图:杨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3 | 点击数:3041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12月7日-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所长朝戈金在“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上

中国网记者 杨楠 摄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在此次研讨会上以“多民族中国的中国梦”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文化,已经不再是汉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战略,而是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背景中的中华文化,中国梦便是多民族中国的文化精神影响世界的多元文化的愿景。今天我们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没有指向文化复古,而是要“文化机制体制创新”、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他指出,各民族和谐共同发展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要充分认识文化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转型中的重要意义,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整文化政策整体思路,从“保护性救助政策”,调整为“发展性支持政策”,辅以行政性的救助性政策。

  他还强调中国梦是多民族中国的多彩梦。各个民族拥着有他们彼此有差异的诉求和期望,他们的多样化主张,也应当得到尊重。比如宗教信仰上的愿景,经济社会发展到愿景,族群间关系到愿景,语言和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愿景,等等。所以,所谓中国梦,就不是一个单数的梦,而是一个复数的梦,是众多的梦。

点击进入会议网页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网 2014年01月03日 13:5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士闪:乡土文化对儒家文化的葆育传承力是惊人的
下一条: ·萧放:清明又称踏青节 宋代放假七天
   相关链接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米海萍]黄河上游地区多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
·[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陈亚文]剥离与熔铸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李琳 杨眉佳 邵齐齐]多民族文化交融视域下的靖州飞山信仰调查与研究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朝戈金]哭虎彬
·[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朝戈金、高丙中当选美国民俗学会“荣誉国际会士”·[孙正国]多民族叙事语境下中国龙母传说的“双重谱系”
·非遗应该如何被保护和创新?朝戈金等5位大咖这样说·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进一步做好非遗工作
·[朝戈金]口头诗学·[冯文开 廖明君]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
·[晏周琴]甘肃省莲花山地域多民族共有的泉神信仰及象征意义·[曹娅丽 邸平伟]水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