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科院朝戈金研究员在大会上发言
朝戈金大会发言要旨
中国社科院朝戈金研究员在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学术维度》的大会发言中指出:亚洲国家的民俗学学者对口头传统的认识与研究,催生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研究,进而催生了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中国大多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书写体系,而各种类型的口头传统蕴藏总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因此,中国学者要有担当,要超越书斋式、学究气的研究理路—言必称文字文献和实物,深刻认识到千百年来在民众中口耳相传的知识和信息体系,并非“口说无凭”、“荒诞不经”、“不足采信”的道听途说。正因为口头传统的源远流长、无所不在,也由于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的息息相关。因此,口头传统研究学科在西方产生以来,虽然历史不长,却已经对整个西方人文学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学术研究领域,通过对民间活的口头经典的发掘和收集,为人文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崭新的活生生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它还从根本上动摇了知识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偏见,颠覆了古典学、比较文学、阐释学等领域的文本观念、经典观念、权威版本观念等规制,深刻地改变了西方人文学术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古典学、民俗学的领域,对包括历史学、人类学、文学史、史学、知识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在内的人文学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导致了西方人文学术范式的根本性转变。
兰州大学教授柯杨点评大会发言
柯杨先生点评大会发言要旨:
兰州大学教授柯杨在点评大会发言中说:我荣幸的又诚惶诚恐地评述几位权威学者的讲话。他们讲话有以下三个共性的观点:一、注意把非遗概念与民俗学学科区别开来,非遗的保护、抢救、继承与发扬只不过是民俗学工作的组成部分而已。二、把口头性、口头传统的重要性树立起来,从一定意义来说,对民俗学学者来讲,口头性更加重要,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必须是文献、地下挖掘、口头都为我所用。三、注意某些概念的提出对我们学科研究推进的启迪作用,比如乌丙安先生从文化学角度所提出来的非遗一些弊端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福客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