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乌丙安“女儿节”变“婆婆节” 乞巧文化获“修复”
  作者:杨逸 区迅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13 | 点击数:4967
 

  今天是七夕节,近日,为期一周的“2013·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式开锣。在日前举办的广州乞巧文化论坛上,来自国内外多位民俗专家共聚一堂,围绕乞巧文化活态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在近年来传统民俗节日的复苏热潮中,广州天河七夕乞巧节可谓一个“范本”:在中断将近半个世纪之后,天河乞巧节不仅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而且变身城市节庆,游客量猛增10倍,成为广州、华南乃至全国的一张“非遗名片”。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专程从北京赶来,他表示,天河乞巧节遗产保护的成功要诀,尤其是以民众作为主体的理念,值得全国总结和推广。会后,乌丙安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采访,针对目前国内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从全国视野审视了天河乞巧节的成功经验,并对其发展远景提出建言。

  经验

  “乞巧婆婆”是乞巧传承的核心

  记者:您认为,天河乞巧节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之一,为什么?

  乌丙安:与同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甘肃西和乞巧节相比,天河与西和恰好处于两端。西和乞巧节被评为非遗的“活化石”,她们还保持非常传统的服饰和曲调,几百年来没有变化。而天河乞巧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现在的乞巧与一百年前相比已经呈现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广州的开埠非常早,让这里成为各种传统文化的集散地,而天河乞巧也是在多元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在不停的“穿越”中传承下来的。

  记者:上个世纪,珠村乞巧节也曾经一度中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今天重现生机,您认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

  乌丙安:天河乞巧之所以能保持这样的“活态”,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民间文化传承的机制保护下来了。这一点比乞巧节的任何形式都重要。在过去“破四旧”的过程中,传统民俗遭遇到的最严重破坏,莫过于打破了民间文化的传承机制。过去的民俗节日都是倚靠民间自发组织的,不需要公款支持。因为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有归属感,愿意把它拿出来分享。

  如今天河乞巧还保留这样的传承机制,而“乞巧婆婆”就是这个传承机制的核心,这一点非常特别。因为过去的乞巧节是少女的节日,我们是不可能看到婆婆过节的。现在婆婆要过节,是因为历史将她们的节日从少女时代夺走了,她们现在要过得比年轻时更好。从“女儿节”到“婆婆节”,反映了这个节日正在经历从“自发”到“自觉”的文化修复过程。如今,我们已经能看到第四代的“乞巧婆婆”了。只要有她们的存在,乞巧文化就能不绝如缕地传承下去。

  记者:天河乞巧节能给全国带来哪些有益启示?

  乌丙安:发自民间的自发保护是天河乞巧节最重要的启示。这个节日不是政府拍脑袋“打造”出来的,老百姓是非遗保护的真正主力。我们看到,天河乞巧节有上百年的历史传承,尽管中间曾经中断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在民众尤其是妇女群体中仍然保存着久远的乞巧文化记忆。经过传承人群体和专家共同对“记忆”和“技艺”的抢救保护,珠村的乞巧传统在今天得到完好的恢复。这些经验都有必要完整地保留下来,进行全国推广。

  反思

  恢复传统节庆不能泛娱乐化

  记者:目前的非遗保护工作,尤其是在传统节庆的开发方面,您认为存在哪些误区?

  乌丙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保护正面临大规模文化产业开发带来的挑战。传统节日本来是老百姓自己享受的精神财富,代表他们丰富的精神生活。然而,现在一些地方总在考虑如何将这些传统民俗“表演”给游客看,能吸引多少人旅游,为当地GDP带来多少百分比的增长,而没有考虑老百姓过得开心不开心。这样一下子就将我们精神上的享受变成了商品,摆在那里等别人消费。这样下去,我们的传统节庆就会泛娱乐化,从而丧失精神内涵。

  七夕节的传统内涵,近年来被过分商业化了,它被歪曲和贬损得特别严重。一些人删除了七夕节“妇女乞巧”的健康元素,冠以“中国情人节”的名义,举办了许多与“七夕”文化相距甚远的情人聚会活动。事实上,“鹊桥会”本来就是七夕节的一个重要主题,现在人们将西方情人节嫁接在七夕上,本身也反映了这种愿望。然而,“鹊桥会”的传统仪式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复兴。恢复“鹊桥会”的传统文化内涵,比不伦不类地模仿西方情人节要得体得多。

  记者:您提到过,传统文化应当适应时代的转变,您认为怎样的转变才算是合理地发展传统民俗?

  乌丙安:文化需要发展,但不仅仅是形式化地变化,应该将文化最精髓的一面展示出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比赛规则和项目比古希腊发生很大改变了,但它的体育精神还在。同样地,乞巧也可以如此发展:我不鼓励21世纪的女孩子都去做花,但如果在节日引进小朋友的“手工比赛”,这也是一种“巧”。

  当然,这种发展也不应刻意而为,否则文化就会变质。任何转变都必须事先得到老百姓同意,因为老百姓要过节,是他们要享受自己的文化,他们不是刻意迎合观众。如果我们离开乞巧文化本身,甚至不惜大搞跳热舞的节目,就等于离开了非遗本身。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将所有文化都保留下来。文化不是谁说保护就能保护的,必须根据文化项目的自身素质。如果它已经被完全吞没,离开了老百姓,它就没有保护的必要性,只能顺其自然让它消亡。

  建言

  是时候为“乞巧婆婆”树碑立传

  南方日报:您认为天河乞巧在保护工作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乌丙安:首先,政府应当将乞巧节的保护纳入立法流程,这是全国很多地方的共同趋势。七夕节也应当立法进入假日体系,哪怕只是给女孩子放假也好。其实,七夕的本来意义就类似妇女节,为传统妇女提供讴歌自己、展现自信的平台。只要我们不发展得过于商业化,天河乞巧也可以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未来的保护工作非常有利。

  其次,天河乞巧节应当在3至5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项数字化保护系统。现在是给这些“乞巧婆婆”树碑立传的最佳时刻了。这个口述历史应不只有工艺制作这样浅层次的记录,还要保存婆婆们从事工艺品创作时的情感记忆。我们希望赶紧对仍然健在的“乞巧婆婆”进行口述历史的数据采录,唤醒这些被蒙蔽和压抑的“乞巧记忆”,将民俗活动的原生态保留下来。

  南方日报:您对天河乞巧这项非遗的长远发展还有哪些期许?

  乌丙安:从长远来说,珠村的乞巧节应该得到更大范围的整合。据了解,东莞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摆巧娘”等十分传统的仪式,我相信,粤北偏远山区也应当保存不少完整的七夕节习俗,这些都应该整合起来保护。广东人有较强的民间的凝聚力,我们应当借助这种势头将珠村经验推广出去,让南方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都渐渐将七夕节的传统活跃起来,而不是总停留在打“珠村牌”的水平。珠村只是非遗保护中的一个成功典型,但它还应该承担更广阔的使命。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南方日报 2013年08月13日 09:43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乌丙安、叶春生、柯杨等专家再度呼吁:别把“七夕”过成“情人节”
下一条: ·陈建宪:祭祖形式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关链接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