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作者:记者 郭颂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08 | 点击数:3277
 


  人民网兰州8月7日电(记者 郭颂霞)8月7日,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西和乞巧民俗与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论坛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陇南市委、陇南市人民政府,中共西和县委、西和县人民政府承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孟宁,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何崇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罗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朱萍,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许文海,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志凌,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孙周秦,甘肃省民协副主席杜芳,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陇南市政府市长陈青。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等三十余位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和学者,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代表,在京的陇南籍优秀人士代表,陇南市及各县区的代表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乞巧文化,孕育于陇南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陇南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上江南”之称,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众多民俗专家考证后一致认为,乞巧文化及逐渐演变形成的乞巧节,起源并流传于现今甘肃陇南市的西和、礼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七巧文化已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和县也已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高度评价了西和乞巧文化,她说,西和乞巧活动融信仰崇拜、生活期盼、民间传说、诗歌谣赋、音乐舞蹈、才艺展示和民间工艺为一体,传承久远、歌词淳朴、歌舞精彩、感情真挚、程式完整、人数众多,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区首席代表汤竹丽作了题为《文化保护中女性赋权的重要性》的讲话,并对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举办予以积极评价。她说:“我期待有一天,陇南乃至全中国的女性志向高远,努力成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成为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成为中国的国家主席,对我而言,这正是乞巧的终极意义所在。”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顾问、中国民协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柯杨,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史学院副院长叶春生,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分别作了主旨发言。

  乌丙安等专家学者对西和乞巧节遗产保护取得的阶段性突出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乌丙安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西和七夕乞巧节项目,从2008年第一批扩展项目申报成功到2013年的今天,经过了几年来有组织的抢救,科学的修复,有计划的维护和有效的传承,得到了健康有序的传播、弘扬和上规模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示范性的大型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之一,发挥了它强大而切实的文化影响力。

  就探索在社会转型新形势下非遗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乌丙安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依法保护: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2周年的重要年份。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词是“人人都是遗产的主人”,正是为了唤起保护遗产的全民自觉,突出人人依法保护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精神文化积累下来的财富。因此对它的保护和研究,不同于对政府管理下的一般性生活事务的处理方式,它只能用人文科学的知识理论和作业方法,遵循人类文化法则加以处理,才能科学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陶立璠教授认为甘肃西和乞巧文化在中国节日文化链中独树一帜,无论就其传承历史的悠久、时间节点的漫长(七天八夜)、仪式规模的完整,民众的普遍认同和参与等,都显示出独特的地方特点。他从西和本地学者著作《西和乞巧歌》入手,提出民俗学田野作业对乞巧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乞巧文化传承人保护和乞巧文化保护回归民间等观点,颇具启示意味。

  民俗学顾问柯杨教授指出在传统的乞巧节与牛郎织女传说之间画上等号,把乞巧节人为地改变为“中国的情人节”的说法都是欠妥当的。西和保持着乞巧节古老的原初性质,也就是古老的秦文化的延续与活态遗存,是一个以未婚少女为主体的真正的“女儿节”。柯杨同时指出,西和乞巧节在历史上也在发展变化,但它不是朝着牛女爱情传说的方向延伸,而是朝着为受压迫的农村妇女争取社会地位和话语权的方向发展。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中山大学教授叶春生以南北两个“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为例,阐释了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运作。一南一北乞巧文化同在“巧”字,却各具特色。西和乞巧作为乞巧文化活态传承的灵动美,融入生活、融入民众,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寄托着人们的信仰或对家乡风物的缅怀,叙说着人们的心声与诉求,世代相传,衍以为俗。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注入了新的内容。而民间乞巧传统工艺,刺绣、剪纸、保健枕、麻鞋、麻纸、鞋垫、香包、草编等行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使美好的故事得以活态传承,与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更具现实意义。

  赵逵夫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乞巧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是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领域的权威。他在著作中明确提出,乞巧文化渊源于古老的秦文化,是周秦文化的结晶。西和乞巧风俗盛行的原因在于首先它是一种群体模糊记忆,而群体记忆是由习俗传承而来的,牛郎织女传说是西(西和)礼(礼县)深厚文化内涵的体现。乞巧是从自然崇拜走向超自然信仰的历史转折,原始人对星的崇拜是乞巧文化产生的深远根源;西和乞巧文化意味着宗教乃至国家宗教的世俗化;西和乞巧文化反映了一种原始思维的遗留,是“神灵物”的三位一体;乞巧文化的发展演变对古代妇女地位的确立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第五届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是西和乞巧女儿节的10项系列活动之一。此前已进行的6项包括乞巧音乐创作活动,专家学者田野考察,乞巧文化摄影采风活动,制作乞巧电视宣传片、微电影、动漫、连环画,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网上乞巧活动。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结束之后,学术著作和论坛文集出版、民间乞巧活动、乞巧文化推广普及等活动也将陆续开展。

 

  文章来源:人民网-甘肃频道 2013年08月07日22:55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诗意的愿景需要扎实的路径
下一条: ·2013北京文化论坛召开 “节日与市民生活”主题作品成集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
·[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