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三百年,老何家传下锡伯族“史诗”
  作者:记者 陈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0-20 | 点击数:4630
 

晚年何若太


何钧佑(左一)在乌奴尔林业局

何钧佑与妻子妮娜格尔巴乔娃和长子

  家族小引

  祖籍:吉林省扶余县

  来沈时间:三百多年

  “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日前入选了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生于1924年的何钧佑早前从没想过,那些从父辈听来的“土故事”在民俗专家眼中成了“锡伯族活态史诗”。何钧佑说,老何家讲的故事是历史,也是自己家的故事。

  史诗在家里代代相传

  康熙三十八年,锡伯族挂勒察部落三户家族迁移到盛京北部倒树子村(现沈阳于洪区平罗街道),这三户人家分别姓韩、何、吴,何钧佑就是何耶尔氏第十代,锡伯族原为游牧民族,能骑善射,何氏家族在第三代就有人在朝廷做佐领,到第七代也就是何钧佑的爷爷何明岫任盛京得胜营的骁骑校。

  清朝向来重视骑兵,当时满洲的骑兵都在得胜营训练,进入得胜营需训练一段时间后,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留用,何明岫在考试中边骑边射,连射中百步外六个目标,成为“半拉甲”,即下士,做骁骑校负责抓小偷、强盗、纵火犯这类事情。

  日俄战争后,何明岫退伍回家务农,退伍金只有一匹马。因为做过军人,何明岫被当地的牛录(相当现在公安局人口处)任命每年年底去开原收地租。“明二爷”到开原,当地地主和百姓都热情接待,回家时拿着人家送的三十个果匣子(注:糕点盒)过年,全家人都特别高兴。收地租第三年时,因开原受涝灾,“明二爷”的果匣子只拿回来十五盒,租子也少了很多。第四年,涝灾更严重,何明岫得知开原的百姓因交不起租,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逃到了外乡,他连夜赶回沈阳,把情况上报,申请为开原百姓免租,否则人口流失,军队将无处供给。“明二爷”救了开原的百姓,当地百姓自发来盛京感谢。那一年,60岁,已有三个女儿的他终得一子,即何钧佑的父亲何若太。

  何若太从小记忆力特别好,读书三年便能背下四书五经,虽然当时何家有地五六十垧,但还不算富户,何明岫全力供独子求学。何若太在万金台上学期间被一家姓富的旗人相中,两家联姻,后生了何钧佑及弟妹。

  锡伯族历史悠久,其民族文化也源远流长,何明岫的父亲曾以锡伯文字记述的反映锡伯族部落时代生活的“喜利妈妈传奇”故事,在家族中已经传承了数代。在何钧佑小时候,爷爷何明岫就用锡伯语和汉语相夹的语言,把他儿时曾经听到的这些故事讲给何钧佑和他的兄弟姐妹及村子里的孩子们听,何明岫的大哥则给孩子们讲锡伯族民间医圣传奇“黄柯与神袋子”,这些故事每部都长达十几万字。

  何若太虽对长辈讲的故事不特别感兴趣,但也能讲一些锡伯族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何若太一生酷爱读书,又从岳父那里学过国画,其实是个有才人,但因自负始终没得以施展。何钧佑12岁那年,何若太因替人写状纸得罪马三家子警察署,被抓入狱,为了赎何若太,何家卖了二十三垧地,家产少了近一半。为此,何若太大病一场,立誓要供下一代读书当官,不再做受人欺负的农民。

  在父亲的这种思想下,何钧佑读国高一年花去家里两垧地,四年下来家里又少了八垧地,为了让何钧佑去日本学“洋知识”,何若太又卖了三垧地,原来不薄的家底被爷俩折腾得所剩不多,不过解放后,何家因为地少被划为贫农,何钧佑后来说:“这不是也挺好?”

  何明岫和何若太都是近百岁才去世,两代老人对锡伯语文化的传承有不可磨灭的贡献,遗憾的是,何钧佑对祖父当年讲的这些故事中涉及的一些人名、地名、部落名及锡伯族语汇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此,锡伯族文化学者肖昌认为:老人在讲述中保留的那些他并不解其意的词语有很多是古鲜卑(须卜)语,老人对这些词语的原始保留,为今后学术界对锡伯族早期社会的历史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佐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章来源:沈阳晚报 2011年9月7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锡伯族民间故事传人何钧佑:老故事还要往下传
下一条: ·锡伯族历史“活化石”是咋挖出来的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王晓宇 潘思薇]新疆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
·[王历]非遗实践、传承者在非遗商业化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
·[郑鑫宇]遗产地社区讲解员与传承人的互动性研究·[杨文]知识生产与制度赋权:中国非遗传承人制度的当代实践
·[涂慷]大美工匠·[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
·[何华湘]网络时代非遗传播伦理问题探析·[席建立]消褪不了的常州梳篦魅力
·[王翘楚]“重生”的兔子王·[罗婷]我国少数民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保护现状及云传承机制研究
·[崔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保护·[黄绍祖]战疫形势下中国徽州菜传承的应对
·文旅部非遗司: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