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刘雄伟]《千家洞木本水源》的历史真相
  作者:刘雄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03 | 点击数:7190
 


  “瑶族过山榜文”是瑶族民间珍藏的关于本民族的重要历史文献。各地珍藏的种类很多,有唐宋版、明清版。其中《评皇券牒》、《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瑶人出世根底》、《计开千家洞路引》等,均记载了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千家洞木本水源》乃其中之一,全文如下:

  古传略记,云吾太太如祖,溯其源原居桂郡避元乱,潜入灌阳之深山,有一千家郡。人无数逃入,以避元逆奸淫妇女,民无日安,故兹吾祖弃民属繇(瑶),可免元党之屈,投入良繇(瑶)耕作,历来朴实。唐虞之敦厚,尚存尧舜之风,不以大业传家,而以大德传天下,敦厚遣流,后进隐居山林,散漫天下,处处有之,富贵不贪,甘心苦作,舜何人也,列何人也。濮曾作繇(瑶)、亭千,家总长舜裔也。让德者居之,故繇(瑶)人最朴,全无计巧(较),是功名不慕,备尝辛苦自食其力。元未七十余年,土吏识破此关,千家洞非全繇(瑶)人也,多郡人变之,不服元代兵怒剿,吾祖逃出四散,楚粤频盈,是吾祖之出处根源,如此之苦也,伦常之变衰之理也。

  原存:江华涛圩 抄件存:湖南民研所

  转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版《瑶族〈过山榜〉选编》108页

  桂林郡人被元军逼入灌阳之深山后,到被元朝桂林州府赶出,是元朝历史中的一个小插曲。这篇简短的文字,把已经缄默的历史,又重新拉回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灌阳千家洞的真实含义。

  《千家洞木本水源》言筒意赅,全文字符仅274个。除去标点37个,括号字5个,净字数232个。该文有头有尾地记录了元代始末的灌阳千家洞产生和消停全过程。其核心内容有四:

  第一、元代初期发生过一次桂林汉族逃入灌阳瑶山的事件,其时约在忽必烈大军南下攻桂林前夕。逃入灌阳瑶山生活了70余年之后,元末桂林州府又派兵怒剿,入居汉人全逃散,事件告终。

  第二、进入灌阳瑶山的人员是“桂郡”汉人,约一千家郡,“郡”在这里有“眷”之意,即一千户家庭成员。

  第三、桂林人避难进入灌阳瑶山后,“弃民属瑶”,客主相处甚好。

  第四、元末,“土吏”向桂林官府告发。“土吏”是小官。县官比“土吏”要大,村官无奉禄不叫“土吏”。“乡官”“亭长”有奉禄,直接同民众打交道,可以称为“土吏”,他们受州县官府统制,管理民间事务。桂林汉人避入瑶山的事情,为何要等七十年以后才去官府告发?有人猜测与桂林郡一千户人家砍树建房,开山扩土,与当地瑶胞争夺资源,破坏水土有关。瑶民人少力薄,对付不了众多的桂林移民,只好暗中怂恿“土吏”告发。此论不可全信。因为这篇短文说了,相处七十余年,瑶民是“良瑶”,“历来朴实,唐虞之敦厚,尚存尧舜之风”,未看出有什么矛盾。“土吏”或另有意图,“识破此关”,便向元朝桂林官府告发“千家洞非全瑶人也,多郡人变之”。

  元朝桂郡官兵一来,原桂林汉裔即“逃出四散”。表面看来,官兵进剿是驱逐从桂林“混进”来的汉人,并非原有瑶民。但当时受到灾难的汉人多少?瑶人多少?谁能说得清楚?再说,官兵进剿的真实动机是什么?短文没有说。

  为此,我们有必要共同翻阅元朝的那段历史:

  元朝忽必烈至元十年(1273年),攻下樊城,不久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随后,元丞相伯颜督率大军沿江东下,宋守将或败或降。至元十三年(1276年),南宋首府临安陷落,宋恭帝被俘。之后,宋大臣文天祥与陆秀夫继续在东南沿海坚持抗元。拥定益王赵罡为帝,赵罡死后,又拥定卫王赵昺为帝,继续抗元。

  至元十五年(1278年)文天祥被偷袭兵败被俘,囚送至大都(北京)三年之久,拒绝大元的诱降,从容就义。年仅47岁。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宋朝最后的抵抗势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宋朝灭亡。南方大量的人口被元兵屠杀,战后人口下降了30%,整个中亚几乎成了无人区和荒漠。元兵的种种暴行,桂林人民听了以后,闻风丧胆,能逃就逃,有一千家眷就成群结队逃入灌阳深山,这就是上述短文“木”之“本”,“水之源”了。

  元朝中期,从大德十一年(1307年)起,大元统治者变本加厉向人民搜刮各种税赋。元朝后期,由于横征暴敛,税目繁多,泰定二年(1325年)开始农民起义就此起彼伏了。

  至正十年(1350年),元政府财政困难,便下令造钞法,铸造了“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的“中统元宝交钞”,导致物价上涨。

  至正十六年(1356年)至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率兵占据了江南的半壁江山。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瑶族网 2013-06-11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国际专家与决策者聚集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马里文化遗产及手稿的行动计划
下一条: ·[车锡伦]“非遗”宝卷集收进民间教派的经卷
   相关链接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王倩 陈东云]瑶族节庆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杜薇 杜双双]族内多元与族际单一·[王琴]“文化”论抑或“食物系统”论?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
·[赵世瑜]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毛巧晖]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 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
·[王宪昭]广西瑶族盘瓠神话田野调查引发的思考·[刘亚虎]瑶族文学文化的闪光点
·[朱晶]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收集、问题、对策·[崔雅]乳源瑶族刺绣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