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段宝林:我的创新与立体思维
  作者:段宝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19 | 点击数:3500
 

  【核心提示】从民间文学立体性与立体描写的分析中,我发现了立体思维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实际运用立体思维,对民间文艺、民俗与文艺理论所做的创新,都非常有效。立体思维可以运用在各个方面,可以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不知不觉之中,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教学和研究,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五十年在匆忙中度过,没有偷懒,生活紧张而愉快。虽然充满曲折与坎坷,但总算一道道关卡都闯了过来。回望过去,做一个小结是十分必要的。

  我除编写了二三十本书和讲义之外,还写了四百多篇文章,有论文,有散文,还有些杂文随感。这些文章大多是为了教学或社会需要而写的。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写空头大论和虚夸的文章,并力求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我的有些文章是争鸣性的,指名或不指名地批评了某些学者的观点,但至今未见到有针对性的实质上的反批评,由此,我很不满足,很希望有机会引起学术争鸣和讨论。“真理愈辩愈明”,“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基础上的“百家争鸣”,才是正常的、健康的学术发展,才有利于学术繁荣和进步。

  我所从事的专业是人们不甚了解也不很关注的“冷门”——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最近几年,情况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全国、全世界引人注目的大事,但对于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在这些根本问题上,似乎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说明普及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文化、民俗学乃至文化人类学的知识,还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在写作中,我坚持理论创新,绝不照搬教条,用简明易懂的文字写作。我以为,照搬、照抄土洋教条,写空头大论的文章是容易的,但从事实出发,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就不容易了,深入浅出则更难。

  非常高兴的是我的这些做法受到了许多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最近有位中文系毕业而改行的同志甚至给我写信说重读我的书,常常有新的心得,是一种“艺术享受”,在一片虚夸浮躁的文风之下,“青菜萝卜却成最可口的了”。他的感觉很好,我的文章就是“青菜萝卜”,但绝不是“陈芝麻烂谷子”,而是有所创新的新鲜之作。冯骥才同志也在信中说:“又读你的文章,真是高兴,每读宏文,皆有启示。”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鼓励。我就是要以内容取胜,深入浅出。

  在民间文学理论上,我最大的创新在于论证了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1985年《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在《民间文学论坛》发表后曾引起轰动,并荣获“银河奖”,后又选入《20世纪民俗学经典》理论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程树臻认为这是中国民间文学理论创新的代表,所以专门写了两篇很长的文章分析立体性的意义与重要价值。

  我第一次提出了民间文学内容上的特征,即“直接人民性”。这种理论概括被钟敬文教授所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间文学》条目所采纳。我在《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教材中的广义故事分类法(把神话、传说包括在“故事”之内)被《中国民间的故事集成》分类体例所采用。

  在神话学中,我提出“创世神话”的概念取代过去的“开辟神话”,还论证了神话思维特点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在传说学中,我提出了“新闻传说”的概念范畴,并进行了论证。在笑话学中,对笑话美学价值的分析,突破了西方喜剧美学的传统观点,受到国际民间叙事研究学会主席劳里·杭科的高度评价。在民间诗律的研究中,突破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文学概论》等权威著作中对“押韵”的定义。我指出,民间诗歌中押韵的方法很多,绝不只是“句尾的韵母相同”。

  在民间长诗的研究中,我首先提出了“民间抒情长诗”和“神话史诗”、“民间故事诗”的分类范畴,把史诗放在民间叙事诗之内而不是把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并立起来,这是比较科学的分类,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方法论的研究中,我提出了记录民间文学作品的“立体描写”科学方法,影响较大。

  在价值论的研究中,我首先提出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1964年就在《北京大学学报》上作了论证,受到魏建功的鼓励,为此他给我写了长信。后来,我又发现了文艺上的雅俗结合律,这是一个重要的文艺规律。

  在俗文学研究中,我的俗文学定义被许多教材和权威人士采用。在民俗学的研究中,我提出了“民俗的趋美律”和“民俗的本质是生活美”的新观点,这是对西方认为民俗是“历史残留物”理论的突破与发展。在论证中,我提出了“生活美”的概念,“美的就是可爱的”,认为民俗的本质就是生活美,突破了西方美学的框框。还用辩证法分析了“相对的美和绝对的美”,对当前还流行的西方“文化相对论”作了原则性的批评。这是为建设民俗学理论体系所做的创新。

  从民间文学立体性与立体描写的分析中,我发现了立体思维的重要性,在研究中实际运用立体思维,对民间文艺、民俗与文艺理论所做的创新,都非常有效。立体思维可以运用在各个方面,可以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科学的思想方法。

  新时期以来,我的许多文字有理有据地批评了认为民间宗教信仰全是“迷信”或“封建迷信”的观点。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夸的。不管是谁,违背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一定失败,这已是几十年来反复证明了的一个真理。故而实事求是就是我进行研究、写作的准则和追求。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经受住时间的严峻考验,不会过时。请大家严格验证之,特别是一些缺点和错误更希望明确指出,以便改正。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36期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民俗学发展重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下一条: ·乌丙安:非遗不是GDP!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