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普明]古代中国的生死仪式
  作者:普鸣(Michael Puett)   译者:吴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4-19 | 点击数:6084
 

  提要:本文通过对《礼记》多篇章的重新离析,来考察传统中国的祭祀与“礼”,试图展现他们之间的互动,逐渐勾勒传统中国国家权力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面向。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中国关于宇宙的看法或许并非是一元论的,而更可能是一个离散的世界,在这一参照下,其仪式往往更可被视为是一种组织模式,而这又与当前中国复归传统背后的思维图景存在差异,其关联性值得反思。

  关键词:礼 祭祀 圣人 生死

  在古代中国的生死概念上,有一些误解亟待被撇除。比如下面这个屡见不鲜的观点——而我将要论证它并不正确,它断言古代和当代中国的关联应该从传统与现代的基本区别角度来探讨。根据这样一个观点,传统中国就被贴上了一个长期保持着一种和谐的一元论设定的标签,换句话说,它将人视为宇宙之一部分,在其中万物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关联,同时人和自然界亦规范性地处于彼此和谐中。因此,最适宜的生活方式便是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而在这样一个范式框架下,现代就被定义为这一个和谐的、互为关联的整体世界之设定的崩塌(不论好坏)。一些风马牛的事物,比如环境恶化、资本主义以及个人主义,也经常被共同归因于这一向现代性的转向。

  我有多重依据强烈反对此范式,不过我首先要提出的是一项经验性的反驳。我在别处论述过,在二十世纪前的中国,并无一个和谐的、互为关联的宇宙之设定。1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该断言是作为将中国区别于“西方”或者“现代性”的一种方法而逐渐兴起的。当然,确实可以列举出一些古代文本,它们把宇宙表述为和谐的,不过它们作为断言都是用来反对相反立场的,而绝非前提性假定。

  因此,在将过去的活动——祭祖仪式或者医学技术——如今在当代中国重新涌现和被借用的各种复杂形式进行概念化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采用一种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古代活动是什么,以求对在历史开展过程中这些活动的历史借用与利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通过对早期中国祭祀和国家典礼之间的互动作一些考察,来向上述这个计划迈出一小步。我专门聚焦于这些互动,这是因为它们在中国历史中被采用的各种方式形成了国家权力和个人生活间关系的最显著的诸方面之一。随着当代特别是在东南部地区宗祠的复兴,以及在北方对国家应扮演何种合宜角色的论战(在这些论战中经常援引古代的范例),现在的情况亦是如此。

  为了开展我的论证,我将回到五经之一——《礼记》的数个章节中去,其文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一再被利用。

  一、以天下为一家

  请允许我从《礼记》的“礼运”章开始。在五经中,《礼记》是唯一明确地致力于记述礼仪活动的。“礼运”章开始于孔子和弟子言偃的对话。孔子为三代以后的世道衰落而叹息,孔子将三代称为“大道之行”的时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 孔子认为,相较于三代,当代则失去了这种伟大: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3 孔子接下来解释今人是如何自私,仅仅考虑其直系亲属的个人发展。这样,《礼记》的作者就从一种基本区分开篇,将一个人们仅仅考虑自己和其家庭的世界对比于“大道”行于天下之时人不独亲其亲的世界。

  言偃接着问三代之时大道是如何被实现的,孔子答道这源自圣人的创造。而饮食则是其关键: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4,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5

  最初之礼仪基于饮食,虽然它们尚较原始,它们仍然能使人致其敬于鬼神。但是直到圣人发明火以及烹饪之后,礼仪才完全成为它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6

  文中接下来有: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7 烹饪技术发明之后,人们便能够行适当之礼以滋养生者与鬼神: 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8

  简而言之,是烹饪使得人们养生者事鬼神:只有将生食煮制成熟食,人们才能实现大道。

  然后孔子描述了礼是如何运作的。其关键在于礼使君主得以将其亲扩展到他的所有人民和天地间的鬼神。如孔子强调的那样,君主首先通过祭祀天地使自己成为“天子”: 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9

  只有君主能够祭祀天地,因为只有他才被允许和天地建立亲缘关系。孔子直接解释道,这样是为了统治人间社会。 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10 此方法之所以能够良好运作,在于天地与人进入了一种亲缘关系中。 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11 天和地都是自然过程,各自产生四季和财物,而人类的诸种关系包括了父与师的关系。君主将它们合并起来,把天地作为父与师,而自己则担任人民的父与师。因此,君主自己置身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他宣称照顾人民,实际上是人民在为君主服务: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12

  此观点也在《礼记》其他地方中被强调过:君主并非养育臣下;相反,臣下从君主处得到的食物被象征为仅仅是君主食剩之物,就像君主所食之物是先祖的余食。其结果是天下万物都被整合进同一个家族。不过这一过程进行得是如此隐而不显,是通过了对人们在自己家族中所具有的性情、经验和合宜感的利用。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13 换句话说,君主利用了人类的基本性情,通过典礼而创造了一个人人都为他服务的情境:整个世界是一个家庭,君主自己是上天之子也是人民的父母,赤县九州犹如被君主所体现的一个个体。

  如此一来,这一章的整个讨论就重述了开篇数行之要旨。衰落的时代是礼制不再起作用的时代——此时天下万物分裂为千千万万家,仅仅为其自身而运作着。圣人制礼之后,国家甚至宇宙整体被视为一个家族,在其中君主作为天之子和民之父母。

  二、庙与墓

  在讨论这一主题的完全内涵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礼记》中对祭祀的起源的另一处描述。《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中有宰我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宰我问何为鬼神,孔子作出了一个详尽的解释。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 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魂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14 孔子立即把鬼和神定义为由存在于人世间的物质所构成:神由气构成,鬼乃土之魄。人死后二者自然分离,因此祭礼的目的就是将它们重新合而为一,虽然此时并非是在肉体内的合一。孔子继续说: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15

  人死之后,其肉身归于大地,其气则浮扬而上。如果任这一过程自然发展,亡者则将成为天地间之一部分,与人类无涉。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物之精”被各自命名为鬼和神。先王希望这样一种命名能有助于万民的畏服。 不过,鬼和神的命名对于建构一个圣人所预期的理想社会而言犹未充分,于是圣人又继续修建宫庙与宗祧: 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设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16

  修建“宫室”和“宗祧”的目的在于教导人民牢记过去。出于相同的原因,圣人又发明祭祀之礼: 二端既立,报以二礼。建设朝事,燔燎馨芗,覵以萧光,以报气也。此教众反始也。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覵以侠甒,加以郁鬯,以报魄也。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17

  圣人为他们所命名为神和鬼的二物分别建立祭礼。为前者,焚起馨芗,使烟气上升与亡者浮扬之气相接。这样,它们将祭礼参与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过去。虽然其中之联系这里没有讲得很清楚,但我们可以在其他章节对共同问题的讨论中找到答案:通过宗庙,神被安排进宗族谱系之中,于是对神的献祭就会使注意力集中于古代谱系。祭祀肴馔的目的则在于教会参与者对宗族的爱。 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18 这样,亡者便免于仅仅成为与人类无涉的天地之一部分,而进入祭礼体系,此祭礼将他们与生者相联系。

  如果对于一般人是如此,那么对于君主则有更特殊的含义。与将天地间之元素定义为先祖不同,君主——作为天子——将天径直定义为父亲,因此直接对它祭祀: 是故,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以为醴酪齐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19

  对帝王而言,对天地内众力量的祭祀实际上就是在祭祀天地自身,天地成为了作为上天之子的君主的先祖。在本章的另一处有如此陈述: 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20 而无疑在《礼记》另一章对古代王家祭礼的提及中也潜含有同样的逻辑: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21

  因此,正如孔子在对话的开始时所讲的,祭祀的目的在于将天地间之成分与人类相结合。所以祭祀的最初发明是为了降于地和升于天的亡者成分,将它们各自命名为“鬼”和“神”,并在它们周围举行祭祀的仪式。上述的后一种祭祀成为了世系祭礼的基础,而前一种成为祭祀个体亡者的基础。这样两种祭祀在生者中间创造了合宜的世系关系和家族性情,然后也将君主定义为天子。我们在这里就又看到了一个建立在祭祀仪式上的章节,只不过它的目的是为了把祭祀作为在缺乏联系的现象之间创造出一种世系连续感的方式。

  三、献享于亡者

  献享食物创造了社会等级体制,此中机制在“祭统”篇中得到展开论述。关键之一在于,在祭祀亡者的时候,亡者之孙便当作亡者的化身。这就是说君主之子扮演君主的亡父,这样君主向他儿子献享就如同献享于他的父亲: 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此父子之伦也。22 君主父亲的献享也是一个正式场合来向儿子灌输合宜的等级价值观。父亲将自身置于相比于他亡父较下级地位,他将亡父当作他自己的君主。在举行典礼的此刻,通过扮演他祖父的化身,儿子成为他父亲的君主,于是便从他父亲那里学到服从长辈的合宜礼节。

  这里我们又在文本中看到了一个明显强调,强调将祭祀时刻从世俗现实中划分出来: 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全于子。是故,不出者,明君臣之义也。23 于是君主便象征性地奉献于他故去的父亲,然后享用先祖就餐后剩下的食物。君主这样就将权力当作是从他父亲处继承而来。通过让儿子化身为祖父,儿子可以说便学到了仪式中所灌输的献享于先祖的价值观。不过当然反过来说,仪式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先祖不过是一个孩子,需要食物的献享以生存下去。因此,真正的权力在于献祭者,而不在于献祭的对象:即使仪式的明显情境是献祭者对先祖的必恭必敬(即父亲对于先祖),仪式的结果却是被祭祀所赋予权力的那位正是献祭者。

  对君主而言,这导向了一种更高的极致。在“祭义”章我们看到祭祀逻辑——它用关于祖先和家族的措词给予天地间万物以名分——是如何使得君主将自己定义为天之子的。“祭统”章中有一段可与之比较的章节: 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24 如果献祭者将自己定义为先祖给予他之物的承继者,那么君主便把自己当作天之子。

  本章也揭示了另一种含义:若君主通过祭祀成为天子,出于同一逻辑,他也使自己成为民之父母。其结果是境内的所有后代(所有“子孙”)都将君主视作民之父母,莫不致敬于他。 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义章。其义章者,其祭也敬。祭敬,则竟内子孙莫不敬矣。……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何以为民父母矣。25 只要君主在祭祀之时持敬,那境内子民也将敬顺不已,而且将君主当作他们的父母。君主既是天子,又是民之父母——并不是因为在生物学意义上皇天生君主,或者君主生子民,而是因为祭祀的逻辑创造出了这些新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上一条: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
下一条: ·[刘晓峰]被遗忘的荒野
   相关链接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
·[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徐永安 杜高琴]十堰市东岳古台民间祭祀盛衰记(调查报告)
·[夏循礼]地方菜系的本草基因及其食养文化·[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
·[吴玟瑾]汉画像石中周公民俗形象的移入·[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
·[王嘉炜 宋昕曌]莆田涵江地区婚俗礼仪及其性文化隐含的调查·[王会珍]殡葬改革背景下鲁南农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
·[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一]薄下的祭祀圈:基于鲁中草庙寺进香礼簿的个案研究
·[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顾康顺]用乐成俗:苏北乡村唢呐班民间仪式用乐的行为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