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众之学:民俗实践与新文科建设   ·CFS会务║就会员会籍管理问题致广大会员的一封信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国际史诗学者倡议成立“国际史诗研究学会” 推举朝戈金研究员为会长
  作者:民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26 | 点击数:3715
 


  为期两天的“史诗研究国际峰会”18日在北京闭幕,参加此次峰会的来自近30个国家约70位史诗学者共同倡议成立“国际史诗研究学会”,并通过投票推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为会长,美国哈佛大学的格雷戈里·纳吉教授、德国波恩大学的卡尔·赖歇尔教授、芬兰文学学会的劳里·哈维拉赫提教授、俄罗斯科学院的德米特里·丰克教授为副会长。

  史诗学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在随后的两千多年发展史上,西方史诗学界大师辈出、成果汗牛充栋。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一向被认为是欧洲文学的滥觞。中国的史诗,最著名的有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和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欧洲的英法德俄等国家,都有深具影响的史诗传承。中国史诗研究,起步虽晚,但近年成果较多,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其中一些成果已经被翻译介绍到国外。此外,在一些周边国家中,中国的史诗保护经验和史诗研究理论成果,正在成为他们开展史诗学科建设和史诗遗产保护的重要参考。

  谈及被推选为国际史诗研究学会会长一事,朝戈金研究员表示:“按我的理解,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或对我业务的肯定,而是对我们少数民族文学学科的某种肯定,对中国史诗学术的某种期许。” (民文)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2-11-2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联合国宽带数字发展委员会发布首份全球宽带报告
下一条: ·韩国民俗学家任东权教授逝世
   相关链接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朝戈金]民俗志书写探索的创新成果 ——《青海民俗志》序·[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陈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文学的变迁
·[杨杰宏]音像记录者在场对史诗演述语境影响·[陶阳]英雄史诗《玛纳斯》工作回忆录
·[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 ·[朝戈金]哭虎彬
·2020年《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子课题招标通知(新)·[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冯文开]史诗研究中国学派构建的现状、理据及路径·[沈玉婵]从《长生宴》到《神话与史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2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