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冯骥才]为李福清院士祈福
  作者:冯骥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0-11 | 点击数:4746
 

图片说明:我们正编发这组稿件时遗憾地获悉,李福清先生(右图,冯骥才提供)已于10月3日去世。
——编者

  今年九月七日,我给远在莫斯科的李福清发了一个邮件,祝贺他八十寿诞,并告诉他为他选编的论文集快印出来了。他迟迟未有回复,使我担心起来,我知道他重病压身,心中暗暗祈求上苍佑他转危为安,能有什么奇迹在他身上发生。

  李福清很像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汉学家都有一个中文名字,他俄文名字的译音是鲍里斯·里弗京。我结识他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自“前苏联”来找我。尽管他年长我十岁,那时还是很年轻。身子结实而有活力,下巴的胡子比墨还黑,探询的目光充满真诚,还有一种亲和感。由于近当代中俄非同寻常的关系,我这一代人与苏俄文学有种特殊的情缘,拿王蒙的话说“那时苏俄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但此前我本人与苏联文学界不曾有过接触,头一次接触便情不自禁大谈苏俄文学;他却避开我的话题,反过来谈我的作品。没想到他对我写的东西竟然那么熟悉,而且已经翻译了我的小说。据说他把我那个凄苦又哀伤的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译成俄文发表在前苏联的《文学报》上时,使得“苏联读者”颇为吃惊。因为那时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当代文学是非常革命化的,昂扬乐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往直前,从来没见过“这么伤感的中国当代小说”。这样非同一般的读者效应,促使他在“苏联时代”就出版我厚厚的一本小说集了。

  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情同知己,我们的关系究竟有多亲近?有个小故事胜过许多描述。

  八十年代后期,李福清去德国访问时,要从波鸿去往科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住处。在波鸿大学任教的德国汉学家马丁教授——也是做我研究、与我过从甚密的好友——对李福清说,你到科隆可以住我家,我的房子现在空着。李福清到了科隆已是深夜,他找到马丁那条街,却只记着马丁对自己房子的描述,忘了门牌号。他拿不准自己面前的房子是不是马丁的;他掏出钥匙试一试,居然打开了门,可是进了屋子开了灯,心里还犯嘀咕,怕弄错。忽然他看见桌上立着一个小镜框,里边照片竟是我的——

  “呵,是冯骥才告诉我这房子没错!”李福清事后到中国来,对我说起这件事时,哈哈大笑,眼睛闪着亲切的光。那意思像是说:瞧,我们的缘分!

  而往后,我们的缘分更是非同一般,甚至可以用这四个字来表述:十分奇特!

  三十多年来,我们可不是一动不动并立在文学这块土地上的两棵树,一起蹿枝长叶,开花结果;而是像一条江上并行的两条船,一同转弯,转来转去,始终没有分开过。

  八十年代末,他把一本又一本对中国古典小说与戏曲研究的专著送给我时,我正一部又一部地发表我的文化小说。记得他每次来天津访我时,我都会陪他去沈阳道的旧书摊和山西路上一个书贩子家淘书。我俩都喜欢清代民间木版印制的绣像小说。每当他翻到一本少见的小书时,脸上的神气好像带着很强的“饥饿感”;他常常是抱着一摞书、咧着胡须中的大嘴笑嘻嘻满载而归。待到九十年代,我投身到中国民间文化抢救时,他作为老一代俄国汉学大家、中国年画研究学者阿列克谢耶夫的弟子,对年画异常的酷爱及其学养都派上了用场。他几乎像一个志愿者,兴高采烈地加入到我们的年画抢救与学术整理中来。

  应该承认,俄国学者比我们更早地认识到年画——这种岁时应用的花花绿绿木版画中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从科马罗夫到阿列克谢耶夫——大约由1894至1907年——他们在中国收集并捐藏到俄国一些博物馆的中国木版年画当以万计,而其中大部分在当今中国已无迹可寻。这批藏品是必须进入我们抢救范畴的。在我邀请李福清来整理这批珍藏在俄罗斯的珍贵的年画遗存时,他已年逾七十。他虽然身为俄罗斯科学院的院士,向例不要助手,独来独往,全凭个人。我担心他以一己之力,难以胜任。谁料他像是要实现自己一个夙愿那样,即刻开始工作。那两年他东奔西跑,反反复复游走于分布在俄罗斯各地的二十多个博物馆,翻遍馆藏中国年画的珍品,从中择粹取精,历时三年,终于完成这一浩大的工程。其间,使我惊异的是他筛选、考据、断代、确定产地、阐释内容的能力之高。这些方面不单需要年画学本身极深的修养,更要广博又庞杂的文化学识。他几十年在中国历史、文学、戏曲、曲艺、美术、民俗等方面研究积累下来的功力,全都使用到这项工作中来。特别他为这部堪称“俄藏中国木版年画档案”而写的题为《中国年画在俄罗斯》八万字的长文,使我读过不禁发出感叹:“当今俄罗斯,李福清之后谁是来者?”

  李福清是位真正的学者。他治学精神几近疯狂,每次与他见面,他都会先掏出一张纸,上边写满了一个个要与你讨论的问题,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口袋,里边全都是要请你帮他识别的图片和底片,每张图片每个细节都得谈得明明白白才撂到一边。他深知“学问”二字的关键是“问”。因此,他在中国学界的朋友不胜其多。如果他与你讨论问题时,你对他说“晚上请你吃饭”,他会一边礼貌地说声谢谢,一边摆摆手表示没兴趣。他的全部兴趣都投在大得没边、深得没底的中国文化上。

  汉学家的意义是,在你急着叫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他们已经把中国文化拿过去了。

  为了中国文化,他一趟趟辛辛苦苦访华数十次。他把多少生命时间放在来来回回长途飞行的航班上?

  所以,我特别珍惜李福清。不单因为他是我多方面的知己,异国间情投意合的老友,更由于他在中俄文化交流上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李福清八十岁之前的一年,我们就与南开大学的俄国语言文学教授阎国栋先生商议,今年秋天把李福清请过来,还要多邀请一些他在中国的朋友,为他做寿祝寿。为老者祝寿是中国的人文传统,我们想以此表达对他由衷的敬意,进而还策划了一本搜集了李福清多年年画研究的文集,耑意用来为此举增色添花的。现在应做的决定是,不管他能不能再来中国一趟,我们都会如期出版这本书,如期举行祝寿会,为他祈福,天赐寿焉。

  2012.9.28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12-10-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明滨]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李福清与他的汉学研究
下一条: ·[刘锡诚]一个甲子的倾心
   相关链接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王玉冰]何乐益与中国岁时节日研究
·[庞晓梅]格列宾希科夫和他的满语、民族志与萨满教研究·【讲座预告】白若思:海外中国宝卷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北大,2019年9月22日周日14:00)
·段宝林著作《中国民间文学》在俄罗斯出版·[杜国英]俄罗斯神话学派的神话理论及现代性思考
·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王文超]科学史与民俗文化:艾伯华早期汉学研究述略(1927-1937)
·[王霄冰]海外藏珍稀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研究的构想与思路·[郝苏民]中华文明凝聚力与传播力
·《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民间文化论坛》与俄罗斯《传统文化》杂志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张万民]《诗经》早期书写与口头传播·[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俄罗斯]李福清:《神话与民间文学——李福清汉学论集》·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院士论文集《神话与民间文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玉冰]为神像“开光”·通讯:华俄后裔的百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教授逝世·杜德桥与汉学结缘的多彩人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