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如何解读音乐人类学
  作者:洛秦 梅雪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09 | 点击数:6262
 

  洛秦,中国音乐史学家、音乐人类学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音乐艺术》副主编、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其主编的《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陆续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问:在“关于音乐的人类学”中的解释中,音乐是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的;而在“音乐人类学”里,音乐则是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根源而存在。作为一个音乐人类学家,您怎么理解这样的解释?

  洛秦:我想从认识、观念、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

  首先是一个对于音乐和文化的认识问题。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所以,音乐中必定体现了文化,文化中自然包含了音乐。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属性极大地影响音乐的形式和它的内容。社会的形态所提供的社会环境对音乐的发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音乐行为是一个借用词,用来模拟地说明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似性。社会的因素影响着音乐行为的方方面面,自然也作用于音乐行为的执行者——音乐人。音乐人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的产品,这种产品的质量、款式和价格都是由一个特定社会的准则来决定的。音乐人在遵循这种准则时,可能是下意识的,不自觉的;也可能会是自觉的,但是无奈的,不能违抗的。这就是社会和文化的力量,它就像血缘关系,不能选择,除了遵从,别无他法。

  与此同时,人们的观念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观念对音乐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对音乐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音乐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上。也就是说,不同的观念会对什么是音乐和音乐是什么的理解做出非常不一样的回答。比如南美印第安民族苏亚中没有音乐和歌唱这样的词汇,所以苏亚人并不认为他们是在歌唱或从事音乐活动。苏亚的“歌唱”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内在的,另一是外部的。内在的意义体现在“歌唱”对血缘、家庭的维系,对生产、生活、生存的作用,对视觉形象的表达,对宗教膜拜的渲染。在这个意义上,“歌唱”不是音乐活动而是语言传达,“歌唱”不是艺术形式而是心灵的表述。对音程、音阶、音值、音节、音色、音响的规范在这里是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这是为什么我们觉得的“歌唱”对于苏亚人自己来说却不认为是歌唱的原因。

  在音乐人类学里,音乐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社会生产建构的一种动因和核心驱动力量。人们在音乐里“动态地”塑造自我、他我和整个社会。人们在音乐里定义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也包括了社会中抽象意义上的“生产关系”。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不断地塑造我们人类的意识。这些正是音乐人类学理论思考的学术概念,在现实生活里面,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音乐怎么能塑造人和生活呢?其实,我们只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一下这个问题,就会知道:我们人类和音乐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关系。人一旦掌握了一种技术,那么音乐其实就成了被技术所控制的技术模式,而这种模式恰恰是一直存在的,并且永远是一种与人类动态存在的技术模式。

  问:把音乐和文化结合在一起来研究、探讨和认识是人类音乐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从学科角度来说,音乐人类学属于交叉学科,旨在从人类学的角度关注音乐。这是一种新的人文思潮吗?

  洛秦:事实上,把音乐和文化结合起来探索音乐是几个世纪以来人文思潮不断发展、更新和完善的产物。虽然“音乐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出现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这个“质”却是经历了相当长的“量”的积累过程而产生,在这个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不断地自我斗争、否定,再斗争、再否定,一个接一个理论和思潮的出现和被重新审视,正是如此,量变达到了质变,音乐不再是娱乐、不再是物理、不再是技术和形式,也不仅仅是审美或教化,而成为了文化,成为了我们人类精神和物质总和中的重要部分。

  问:有关“Ethnomusicology”的译名,诸多著名学界专家发表了多种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当时更多的是用“民族音乐学”称呼这一学科,“音乐人类学”这个名称使用不是很广泛。

  洛秦:“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一词被普遍认可并被用为这一学科的名称,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学科名称的改变,反映了当时的一个趋势:比较研究虽为本学科的一个方面,但已不构成本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性征,本学科也不比其他学科更为侧重于比较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音乐学界关于名称的讨论相对减少,这些研讨积淀了不少概论性的专著:萧梅、韩钟恩的《音乐文化人类学》、伍国栋的《民族音乐学概论》、俞人豪的《音乐学概论》以及曾遂今的《音乐社会学概论》。这些专著的出版,改变了中国在本学科内全无当代概论性专著的状况。

  问:如何定义“音乐人类学”呢?

  洛秦:在西方的音乐人类学界,有很多学者具有人类学的学术背景,或有人类学与音乐学两个学科的高级学位或教学与工作经验。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用或借鉴了人类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在音乐人类学界,对于本学科的归属向来有不同看法,有的人把它视为音乐学的一个分支,有的人把它视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有的人认为它是由此二者或更多学科融合而成的一个独立学科。在少数大学,音乐人类学专业甚至设置在人类学系内而不在音乐系内。

  由此可见,音乐人类学的范畴之宽泛,使得其学科的定义数量巨大且种类各异,从“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和“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直到“人类音乐行为的解释科学”。从孔斯特创用音乐人类学开始,国际上五十多年来,虽说学者们对于这一学科的定义、范畴和性质有大致相仿的概念,却从来没有达成一个明确而一致的界定。

  问:在音乐人类学这个领域里,有没有被公认为比较权威的必读书?这个学科的研究范围又是什么?

  洛秦:美国学者海伦?麦尔丝于1992、1993年先后编辑出版的两卷本《音乐人类学》,应该是音乐人类学界读者面较广,了解这门学科的必读书之一。

  音乐人类学包括对民间音乐、传统音乐、东方艺术音乐,以及当代口头传承音乐的学习研究,也包括对概念性课题的学习研究,例如音乐的起源、音乐的变化、音乐作品与即兴创作、作为象征物的音乐、音乐中的普遍模式、社会中的音乐功能、音乐体系的比较,以及音乐与舞蹈的生物基础。总体而言,口头传统中的音乐和活着的音乐体系是本学科学者们最感兴趣的领域;然而绝大多数音乐人类学研究也包括历史,而且许多研究还以历史为重点。音乐人类学者经常研究非我文化,这种情况使得本学科有别于绝大部分的历史音乐学研究。

  问:在主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文库》这套丛书时,您的编写宗旨是什么?

  洛秦:最主要的目标还是立足于音乐人类学学科建设。

  首先,这套丛书体现的是一个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思想的过程,任何形式的发生、存在或发展,都源自于思想。学术研究正是人们思想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科学性、系统性的体现就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其次,学科的完善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学术研究的思想本质决定了其认识论的属性。人类思想的发展正是我们对事物及自身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由此,学科的成熟与发展基于其对学科自身认识的不断完善。

  第三,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对于学科建设不断完善的动力,来自学人对自身思想、学术及其学科的不断反思。反省、思考和总结历史的得失、功过是学科发展不可或缺的过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博览群书》2011年12月0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小型集市、传统街市更有人情味
下一条: ·李福清院士与本子故事研究
   相关链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叶涛]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科发展·[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
·[吴昉]学理的生发与融合:双重视域中的民间美术·[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