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2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2年会专区

[刁统菊 赵容]山东中元节述略
  作者:刁统菊 赵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21 | 点击数:5657
 

 

中国民俗学会2012年年会
 
山东中元节述略
刁统菊 赵容
(山东大学)
 
摘 要:历朝历代中元节普遍以七月十五为期,其活动内容既有与宗教有关者,也有一般人家所行的祭祖之礼,而且通常并行不悖。其中荐新祭祖一直是一般民众的主要活动。明清两朝至民国年间,山东中元节以“祭祖”这一基本内容最为普遍。中元节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多元,流传范围广、具有民族和区域特色的节日。目前来看,南方比北方要隆重。其中山东地区的中元节无论是节期还是名称均延续了明清以来的习惯,在活动内容上也以祭祖(以居家祭祀或上坟祭扫为主要形式)为主。区域分布上,山东中元节习俗活动几乎涉及全省大部分村落,其中以鲁中地区的祭祖活动最为典型。因此中元节在山东节日体系中的地位也存在区域差异。
                            
关键词:山东;中元节;祭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冯文开]口头诗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下一条: ·[程宜]广府搭棚艺术
   相关链接
·[孙芳]年画的流动: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的研究·[杨桂珍]二零二零年山东省莱州市某村落的一场婚礼调研
·[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吕树明]当代山东民间冥途路引的使用研究·[梁玉婉]消失与重构:儿童的仪式再生功能
·“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
·[石峰]祭品的“经权”逻辑 :一个仪式解释的本土观点及其扩展讨论 ·[王惠]同乡异地的“祖先”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招生启事·[牛光夏]“非遗后时代”传统民俗的生存语境与整合传播
·[赖婷]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 ·[王立学 王全宝]“秃尾巴老李”姓什么?
·[任雅萱]构建的系谱·[姜波]忆山曼
·邵凤丽:《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山东省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暨“回眸与展望:山东民俗70年”学术研讨会在曲阜召开
·[曾玲]“创造传统”:当代新加坡中元节研究·《节日研究》征稿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