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朱大可:女娲遗骨和旅游考古
  作者:朱大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19 | 点击数:3770
 


  【核心提示】而今残剩的中国神话碎片,还要继续承受新一轮的蹂躏与戕害。这种可笑的神圣赝品制造风潮,甚至扩大到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领域,就连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西门庆和潘金莲,都成了各地政府互相争抢的稀缺题材。

  上古神仙遗骸的出土,已成为中国考古界的一大笑柄。2005年6月新华社曾报道,福建顺昌发现“孙悟空兄弟”(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的宋代合葬墓。此事虽有争议,却还未产生激烈的舆论反弹。但今年6月,新华社再度发出类似报道,称山西吉县发现了6200年前的“疑似”女娲遗骨,且受到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的“一致认同”。在没有任何学术旁证的前提下,做出如此大胆的论断,即便在奇迹迭现的时代,这一“旅游考古学”成果,还是令人目瞪口呆。

  此类庸俗考古运动,并非当下惟利主义的产物。早在战国和两汉期间,古代神话的解构运动就风起云涌,包括司马迁在内的著名士人,都参与到这场神话毁灭运动中。

  历史工具主义的逻辑如此强大,持续碾压着那些残剩的神话元素,迫使它成为历史叙事的奴隶。民族神话彻底瓦解了,化为一堆无法辨认的“异物”.考古/历史学家、地方官员及旅游开发商们最常用的指鹿为马的手法,有下列几种:

  第一,混淆神灵和信奉该神灵的族群(部落、酋邦、王国)的差别,直接把人类部族和神灵加以等同。这是实用历史主义叙事的重要特征。它总是把神灵简单指认为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把神话解构成所谓“信史”或“准信史”.例如,把黄帝指认为姬姓部落的酋长,把炎帝指认为姜姓部落的酋长,并以上古政治领袖的面貌出现,跟神话和宗教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混淆崇拜地(祭祀中心)和“出生地”与“死亡地”(都城)的差别。依据实用理性主义的原则,并基于神灵等于部落联盟领袖的荒谬认知,努力寻找神的出生地和死亡地,甚至完整地虚构出其“坟墓”(如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湖南酃县的炎帝陵、山东曲阜和陕西灵宝的少昊墓等等)。为打造旅游产业,地方官员更是不遗余力,以先秦和两汉以来的儒家叙事为蓝本,继续编造与争抢神仙“故里”和“墓地”,以供游客朝拜,并举办大规模“公祭”活动,收取高额门票,从所谓“文化旅游产业”中牟取暴利。仅以女娲墓地为例,目前已经形成“著名景点”的,除了山西吉县娲皇宫,还应算上山东济宁的女娲陵和山西赵城的女娲墓。女娲她老人家要是知道自己被“尸解”为三份,不知当作何感想。

  第三,混淆神迹和人事的差别,编造上古大神的人间履历。各种神迹在各地被大量“发现”,从后汉到明清,已经蔚为大观。尽管部分“遗迹”在十年动乱中受到摧毁,但“文革”后的重建,尤其是近20年来的修复和重写,制造了更多“文化旅游景点”,例如某神住过的旧屋、修炼过的山洞、手植的松柏、使用过的井台,甚至留下的手印足印,如此等等。那些平庸而亲切的导游词,更大肆宣讲伪造的历史细节,以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

  这些现象最初只缘于一种认知和叙事错误,而后便化育成来自意识形态和商业的双料谋略。而今残剩的中国神话碎片,还要继续承受新一轮的蹂躏与戕害。这种可笑的神圣赝品制造风潮,甚至扩大到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领域,就连梁山伯与祝英台、花木兰、西门庆和潘金莲,都成了各地政府互相争抢的稀缺题材。

  部落酋长跟神灵之间,世俗社会和宗教社会之间,的确有某种内在的对应。神话往往是政治(历史)的一个镜像,而政治也反过来从神话中获取资讯、榜样和力量,但它们之间并非只是简单的镜像关系。传统考古/历史学家,喜欢把“黄帝族”简单地描述为以黄帝为领袖的部落或部落联盟,而从未意识到神话只是神话本身,它属于宗教(一神教或多神教)叙事体系。如果它跟人类社会有关,那也顶多只是信奉黄帝的族群而已。它的酋长并非黄帝本人或黄帝族系的成员,而是一个地道的世间凡夫。在黄帝和信奉黄帝的人类族群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神学鸿沟。

  神话是中国民族精神的起源,也是东亚文化体系的内核,在民族价值体系的重构中,它必然要充当最坚硬的脊骨。混淆人神之间的差异,把神话历史化,甚至蓄意伪造各种遗物和遗迹,不仅会导致历史叙事的混乱,更会加速上古神话的湮灭。“女娲遗骨事件”告诉我们,以工具理性为基准的实用历史主义,加上政绩至上的行政思维,和以商业盈利为目标的旅游考古,就是中国神话保护和文化复兴的三大敌人。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财新网 2012年06月17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仲富兰]第一是保护,而后才可说“创意”
下一条: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存争议 如何保得住活起来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