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乡村公共空间的消失与重建
  作者:白小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12 | 点击数:10875
 


村民有自我治理能力。这种治理能力会迅速成长,乡村公共空间会越来越多。
 


 

  在广西河池乡村,村口榕树下仍是传统的村民议事场所,这种天然的公共空间没有墙壁。

  云南龙陵县石洞河村,村民在邻居家聚会,阅读圣经。

  在甘肃文县哈南寨,因处于村庄里交通要道上,一所废弃学校成为村民活动中心。

  该县东峪口村,教堂成为新的聚会和交流场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民周刊 2012-06-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80后大学生采集苗族最早英雄史诗《亚鲁王》
下一条: ·湖南古村落古民居调查:保存较好的,只占26%
   相关链接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
·[殷梦弦 罗晓欢]乡绅贾儒珍以书法为媒介的“乡村治理”活动研究·[石林兰]庙会文化与当代乡村社会建设
·[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关旭耀]资本介入下古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消解与重构·[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
·[王宇阳]乡村治理视域下的民间信仰功能机制研究·[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
·[弗里德曼]论中国宗教的社会学研究·[宋靖野]“公共空间”的社会诗学
·[吉国秀 李晓林]西塔的变迁: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