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总览
  作者: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市执委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5-21 | 点击数:15309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主办单位: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承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协办单位: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节会时间: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全国文化遗产日)
  节会主题: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传媒网专题

 

  开幕式暨展演活动
  ——天府大巡游


  一、开幕式

  时间:2011年5月29日上午
  地点: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内(位于成都市青羊区)

  二、天府大巡游

  表演形式:原生态表演队伍街头定点表演和行进表演。
  来自五大洲和国内各地的多支原生态表演团队(21支国际队伍、11支国内队伍和10支省内队伍),共2000多名演员,载歌载舞地展示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诠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序曲 鼓舞篇
  甘肃兰州太平鼓
  演出:甘肃省兰州市
  青海“土族轮子秋”
  演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第一篇章 和谐篇
  (一)海南“招龙舞”
  演出:海南省琼中市、五指山市
  (二)贵州“岜沙汉子”
  演出:贵州省从江县
  (三)福建“拍胸舞”
  演出:福建省厦门市
  (四)新疆维吾尔“麦西热甫”歌舞表演
  演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五)内蒙古“蒙古族婚礼筷子舞”
  演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
  (六)广东“普宁英歌”
  演出:广东省普宁市
  (七)河南“少林板凳功”
  演出:河南省登封市
  (八)西藏“山南昌果卓舞”
  演出: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
  (九)云南“阿细跳月”
  演出:云南省弥勒县
  第二篇章 多彩篇
  (一)加拿大印第安吉特卡桑族歌舞
  演出:加拿大印第安吉特卡桑演出团
  (二)韩国农乐舞
  演出:韩国金泉Bitnae农乐舞演出团
  (三)泰国传统舞蹈
  演出:泰国坤康朵舞蹈艺术团
  (四)爱尔兰踢踏舞
  演出:爱尔兰凯尔特人节奏艺术团
  (五)墨西哥州民间舞蹈
  演出:墨西哥民间舞蹈团
  (六)印度尼西亚传统舞蹈
  演出:印尼棉兰市青少年艺术团
  (七)马来西亚传统舞蹈
  演出:马来西亚怡保市文艺演出团
  (八)俄罗斯民间舞蹈
  演出: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少儿民间舞蹈团
  (九)捷克斯洛伐克民间歌舞
  演出:捷克Oldsava艺术团
  (十)法国幽默(滑稽)表演
  演出:法国蒙博里耶地中海表演团
  (十一)比利时花式舞旗
  演出:比利时花式舞旗表演团
  (十二)英国苏格兰高地舞蹈
  演出:英国苏格兰高地舞蹈团
  (十三)哈萨克斯坦民乐演奏
  演出:哈萨克斯坦国家民族乐团
  (十四)斯里兰卡传统舞蹈
  演出:斯里兰卡拉吉尼艺术团
  (十五)越南北宁官贺民歌
  演出:越南Quan Ho民间演唱团
  (十六)朝鲜民族舞蹈
  演出:朝鲜国立民族艺术团
  (十七)澳大利亚民间歌舞
  演出:澳大利亚民间艺术团
  (十八)非洲刚果土风鼓舞
  演出:刚果土风表演团
  第三篇章 感恩篇
  (一)成都“锦绣蜀艺”
  演出:四川省成都市
  (二)阿坝州“松潘藏族花灯”
  演出:四川省阿坝州
  (三)攀枝花市“苗族服饰和舞蹈”
  演出:四川省攀枝花市
  (四)眉山市“丹棱唢呐”
  演出:四川省眉山市
  (五)南充市“阆中巴象鼓舞”
  演出:四川省南充市
  (六)绵阳市“北川羌族歌舞”
  演出:四川省绵阳市
  (七)甘孜州“丹巴嘉绒锅庄”
  演出:四川省甘孜州
  (八)阿坝州“茂县柯斯郸舞蹈”
  演出:四川省阿坝州
  (九)凉山州“大凉山韦穆嘎乍(彝族服饰展演)”
  演出:四川省凉山州
  尾声 欢乐篇
  (一)《爱我中华》音乐
  (二)20名藏族、羌族和彝族演员上主席台敬献哈达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1-05-20 10:4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大幅减少国家级非遗名录入选名额 酝酿退出机制
下一条: ·江苏省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警机制
   相关链接
·坚持尊重原则 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巴莫曲布嫫代表:坚持尊重原则,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
·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春节申遗成功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召开在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