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杨吉然 杨秋香]云南西部“指路碑”文化考
  作者:杨吉然 杨秋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8 | 点击数: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云南西部“指路碑”文化考
杨吉然 杨秋香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保山学院)
 
摘 要:“指路碑”民间也有称“挡箭碑”者,竖立“指路碑”的民俗常见于我国西南诸省市。云南西部的人民同样有竖立“指路碑”的习俗,这种民俗活动中体现出着中原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指路碑”不仅是日常生活中行走方向的指示牌,也是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具体表现。而且“指路碑”文化中不仅有传统的巫术色彩,还掺杂着道教、梅山教等宗教色彩。其既是多民族共融的文化体现,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现实表征。

      关键词:云南西部;“指路碑”;民俗活动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
下一条: ·[杨佳怡]家庭灵媒故事的代际传承
   相关链接
·[邢怀焱]文化符号视域下探究民俗活动的生成与延伸·[齐琪]从民俗活动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系统性保护民俗活动的完整文化特征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杨志敏]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应对瘟疫民俗活动考述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林晓平]宗族祠堂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价值
·[赵晓涛]“越人好事因成俗”:广州蒲涧节(郑仙诞)传统民俗活动源流述论·邱运华:发掘民俗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
·冬至日开启“二十四节气”保护·佛山秋色民俗活动举办
·山东省民俗学会推出“弘扬文化 拥抱春天”系列活动·[福田亚细男]近代日本的历制改革与民俗活动
·[福田亚细男]近代日本的历制改革与民俗活动·[卫文辉]村庄民俗活动的表现及意义
·[郑木溪]民俗活动的社区结构和社区意识·灵川“六月六”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央视进驻阆中 5天跟拍“年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