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魏丽]“墙头上的父亲”与被架空的父权
——权力视野下的吕剧《墙头记》
  作者:魏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8 | 点击数:8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墙头上的父亲”与被架空的父权
    ——权力视野下的吕剧《墙头记》
魏丽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与曲艺学院)
 
摘 要:吕剧《墙头记》是悲悯“老来难”、智斗不孝子的名剧,它以被架上墙头的老人的怪诞悲苦形象呈现“弃父”的伦理悲剧,其借助虚拟财富诱使儿子们尽孝的解决方案又极具喜剧色彩。从传统伦理道德的框架来看,《墙头记》有惩罚不孝子、劝善的教化功能;从权力视角来看,“弃父”悲剧根源于父权制的权力继替,《墙头记》有整顿父权秩序的意识形态性。“弃父”悲剧和“借财生孝”的权谋喜剧背后,是贫穷的慈父无法保障自己的生存和尊严的人权危机的悲剧,是真父亲把自己变成了假父亲的荒诞剧。《墙头记》以“假装父亲”的荒诞和对“表演孝顺”的反讽颠覆了“父慈子孝”的道德理想,表明这个戏剧是可以被传统道德用来“劝孝”,也可以从现代性话语作出“非孝”解读的有歧义的双重文本。戏剧文本布满很多空隙和裂缝,可以写入现代人权话语,去整合和覆盖传统道德话语,实现思想和观念现代转化的迭代。

      关键词:吕剧 ;《墙头记》;父权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
下一条: ·[魏鹏翔]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西南芦笙民间传说研究
   相关链接
·[魏丽]辨别“父亲”与自我认同·[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
·[王均霞]权宜性的接纳与根本性的排斥:田螺姑娘故事中的父权制性别观念再生产·[李文宁]娉、聘意义考辨
·山东:在民俗中找寻脱贫的力量·[肖发荣]“产翁制”与早期社会组织演变
·叶舒宪:女神文明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