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成为曲种:20世纪50年代曲种概念的生成与建构
宋赫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摘 要:“曲种”作为区分曲艺种类的单位概念,是在1953年中国曲艺改进会转型为中国曲艺研究会的背景下开始使用的,反映了从“改进”到“研究”的风向转变。曲研会虽有志于曲种调查,但因力量有限,其调查只得依附于文化部门的行政力量,“曲种”因作为官方统计单位得以推广开来。曲种调查虽有所收获,但其过程存在着显著的主观建构,使“曲种”由认识工具异变为建构工具,造成知识价值的减弱。这是彼时学界对有序性认知体系的追求与民间说唱无序性存在状态的矛盾造成的,曲艺学界由此也形成了偏重客观形式化分析而悬置地方性认知的思维惯性。为避免知识的名实错位,曲艺研究需要省察这种思维,注重地方性认知的价值。
关键词:戏改;概念史;曲种调查;知识生产;曲艺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